
殺了他的頂流
「香港頂流?真係冇發神經?人肥歌雞舞賤!你殺咗我啦,香港頂流!求求你滾出娛樂圈啦。」一代「爛片王」王晶早幾日毫無先兆之下在微博發此帖文炮轟姜濤,隨即引來大量關注。有人高呼「晶哥威武」,亦有直斥他「刷存在感」,更有無數網民怒火中燒,衝入晶哥女兒王子涵社交平台帳戶喪鬧她「死八婆」報復。
正當事件準備發展至第二階段時,姜濤就先以一句「得啖笑」輕輕帶過,而王晶則刪post並改口話自己唔係針對姜濤,只是針對「背後瘋狂的資本和師奶粉絲」,令這場突如其來的遭遇戰,畫上了似有還無的句號。
有句號不代表故事就此完結,因為最值得深思的不是結局,而是原因。王晶忽然向素未謀面姜濤發難,實在無緣無故,在毫無前文後理的情況下,陰謀論自然四起,最多人講是王晶幫女兒王子涵轉移視線。不過,這個講法其實好牽強,更不似王晶一貫風格——他鬧人,從來不需要鋪排,諗到就嚟料。
真正的原因,可能比網民想像中更加簡單——亦更加悲哀。
王晶,作為一個以低俗著稱的大導演,竟然鬧一個人「雞」、「賤」,而有「肥螳螂」花名的他又笑人「肥」,單是這層自相矛盾,已經值得慢慢咀嚼。如果你再細味另一個layer,你就發現他的好多代表作,例如《精裝追女仔》和《最佳損友》,都是充滿性暗示、cheap gag以及黃賭毒獵奇人設,都是將低俗文化拍到盡。當年王晶執導作品大收旺場,不是因為資深影評人追捧,而是因為有大班大班的升斗市民「屎尿屁」當有趣,而這班人就是王晶口中「師奶粉絲」的前世版本。如果要說姜濤是靠粉絲推上去,其實當年王晶撈得風生水起也是建基於同一邏輯之上。
一睇就知道王晶接受不到自己不再是娛樂的重心。以前在電影世界叱吒風雲台前幕後圍住他轉,現在拍套賀歲片《麻雀女王追男仔》卻票房失利,以前在TVB節目《網絡挑機》笑YouTuber「賺唔賺到錢」,現在卻跟風開channel拍節目講舊史,這種心理落差,才是令王晶嬲得如此突然,如此兇狠的最大原因。
其實好多人鍾意姜濤,從來不是因為他歌精舞勁。講唱功,他絕非技巧型唱將,音域略窄,唱到高音就顯吃力,明顯不及隊友Jer;講舞技,他線條感、爆發力和柔韌度都只算二線水平,比不上隊友Anson Lo。何解還有那麼多人撐姜濤?就是他有「人味」,即是所有東西都不在技術,而在情感。他不是天生閃亮那種人,甚至有時睇落仲有點不適合做明星,但正正因為咁,好多人先會覺得他是自己人。
王晶話希望有一日,自己未死的時候,可以真心叫姜濤一聲「頂流」,但其實他好可能對「頂流」這個字本身有誤解——做「頂級流量藝人」不需要德藝雙馨,不需要宇宙最強,有人捧、有流量就OK。其實娛樂圈都只是一場遊戲,規矩雖然會隨時代轉變,但係次次變都寫得清清楚楚,以前市場熱捧低俗喜劇,今期流行又pure又true,王晶以前知道如何見風轉舵,今日竟然學人講原則,與其說頂流殺死了他,倒不如話今日的他一早殺死了昨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