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歸漫威世界後,《蜘蛛俠》系統無疑成功挽救了整個系列。由Tom Holland主演的蜘蛛仔先由《英雄內戰》出場,再到第二齣Solo電影,成功將系列年輕化,較吻合原著Peter Parker是高中生的設定。角色將系列變成了整個漫威世界中最青少年的一齣,由上集寫Peter Parker想證明自己,到《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下稱Endgame)中Iron Man陣亡,他成長了,開始不像以前冒進,正思考自己是不是能勝任,同時他還是個孩子,有喜歡的人,想拍拖。他是美國孩子不是香港孩子,天天拯救世界也太沉重,他想放假,竟然不接Nick Fury電話,又一再闖禍了。

《蜘蛛俠:決戰千里》(Spiderman: Far From Home)仍由上一集導演Jon Watts執導,輕鬆搞笑。但這一集最特別的是奸角設定:他是自稱來自平衡宇宙的英雄人物「神秘客Mysterio」(Jake Gyllenhaal飾)。以英雄形象出場的他,官方一早已預告了是奸角。當初預告片中他說自己來自另一平衡宇宙,還有影迷以為電影駁通了早陣子寫及有平衡宇宙(Multi-verse)和不同蜘蛛俠的動畫《蜘蛛俠:跳入蜘蛛宇宙》。有趣的是,大家都被誤導了。

由威尼斯打到倫敦
早前電影公司宣布了《蜘蛛俠:決戰千里》才是漫威世界第三階段最後一齣電影,而不是Endgame。《決戰千里》調子截然不同,它是齣青少年青春喜劇,Tony Stark戰死了,大家在問誰可代替他,但同時因為在Thanos滅世後,一半人在5年後「重生」突然全部回來,世界大亂,Peter Parker反而覺得累了,想退下來想想。剛好學校辦歐洲旅行,他關上手機,又不帶上戰衣、不接Nick Fury電話就往歐洲去,當然,今集戰場就在歐洲。
《蜘蛛俠:決戰千里》是典型的Popcorn電影寫法,認真看劇情似通不通,只求過癮好笑:Mysterio突然出現,並在眾人面前跟元素怪大戰,他說需要蜘蛛俠的幫忙,才能打敗最後一隻火怪。Peter Parker的心卻不在拯救世界,他只想追到暗戀已久的MJ,編劇將少年暗戀心情,加上劇情寫眾人歐遊眾國:由意大利威尼斯,到布拉格嘉年華夜間巡遊,再到倫敦,周遊列國,風景怡人,在高水平的電腦特技下古迹、舊城全部被打冧,確是賞心悅目,Gag也度得輕鬆好笑,但人物注定不求深入描寫,故事主線也有點東拉西扯,有時頗為胡鬧。
電影最有趣的一點(以下劇透)是也有嚴肅議題。電影藉Mysterio本為Tony Stark員工身份,不忿他死後將自己有份創建的武器系統交給只有16歲的少年Peter Parker。他利用高科技製作假象,迷惑大眾,使自己成為超級英雄,也以此設局,騙到蜘蛛俠,不費唇舌就把系統騙到了手。這齣暑假青少年爆谷片,寫的竟然是有立心不良的人利用科技製造Fake News (假新聞)來謀取私利。戲中穿插陰謀論節目畫面,諷刺早陣子被臉書、蘋果等幾間科技巨擘封殺的陰謀論頻道Inforwars(Alex Jones)。奸角說:「這等於是宗教」、「每個人都想相信一些事物。」到底是假新聞魔高一丈,誤導了我們,還是我們本來就相信那些謊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