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0-10-08 06:00:00

跨類型(genre)導演傳承紀錄

分享:

台灣蘇照彬、香港吳宇森同屬導演級別,卻來自不同世代、不同地域,擅長於不同的類型電影,蘇照彬為港人認識倒是數年前上映的靈異電影《詭絲》,以科學、鬼魂為包裝,談的是人性,而吳宇森的暴力、公義多年在他的作品中糾纏不休,槍火以外流露主角情義,兩位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卻在一齣武俠電影《劍雨》(下稱《劍》)結緣。

撰文:陳龍超

攝影:鍾式明

類型分野不應成為導演發展的障礙

「如導演李安所言,每一位男性導演心中也有一個江湖、一個截然不同的武俠世界!」蘇照彬接著解釋他對武俠片的熱愛程度,「倘若你給我靈異片跟武俠片選擇,我一定會先拍武俠片。」在香港,武俠片是一個特別的類型,沒有太嚴謹的時空框架,角色較可天馬行空,至重要倒是要以勁招破敵、行俠仗義為核心,「我喜歡它(武俠片)可以無中生有,容許有很大的創作空間。」電影求進方可生存,對導演要求遠不只製作經驗,更需一份把昨日擊倒的壯志,文人李安也可炮製出《卧虎藏龍》,只要伙拍有質素的動作導演,類型分野不應成為導演發展的障礙,不過從投資向度,那有貿然拿錢給人家冒險的道理!

adblk6

跨類型是條可行英雄路

或許吳宇森的經歷為蘇照彬的突破提供了機遇,他跟隨大師級張徹多年,他當年廣為人認識並非武俠電影,而是喜劇,77年《發錢寒》大收,公司食髓知味,定型他為新喜劇之王,但最後他還是選擇理想,放棄了麵包,「好萊塢總喜歡用類型(genre)來劃分電影與觀眾,但我覺得現實不是這樣。」吳宇森道。在今年9月從伯樂徐克手上拿了威尼斯影展的終身成就獎,除了認定他在國際影壇上的貢獻外,更說明了昔日跨類型的決定是條可以造就英雄的活路,今天他把機會鑰匙交了給蘇照彬。

當英雄要有新點子

蘇照彬今回身兼《劍》的編劇、導演,創作了一個有富現代感的武俠世界,「武俠片的元素如為父報仇、易容術和暗器等統統保留,只是另加了一些現代生活的元素,過往大俠只活在刀光劍影下,從沒交代如何謀生,殺手也會萌生退休念頭。」蘇照彬道,情節鋪排要讓觀眾感同身受,角色們皆被設定為勇於開拓人生下半場,有些走低調,以易容、喬裝隱世埋名,跟逝去日子說再見,有些卻要高處未算高,借武力為爭取蛻變的一種手段,遂引發了場場打戲,不過打得名正言順、精彩對昔日武俠片才管用……

adblk7

千里馬當上伯樂

「時而世易,觀眾懂得要求,除了娛樂,也要有所反思,角色要有血有肉,現在是一個著重感性的年代,」吳宇森的分析正好解釋了購下《劍雨》劇本的原因,「看中《劍雨》,因它跟七、八十年代的武俠片不一樣,特別處在於它投放了不少篇幅在人性和感情線上。」蘇照彬期望為武俠片增加戲味,「橋是《劍》中一個我刻意放下的一個符號,它喻意讓人可以通往彼岸,成就一個嶄新階段,同時亦製造了男女相遇相知的契機。」為了甚麼才值得拚命是蘇照彬問觀眾的一個問題,父仇不共戴天過往一直是主角打完又打、電影拍完又拍的原動力,不要報仇雪恨的快感,換上家人齊齊整整、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如何?「放不下,哪有幸福,冤冤相報何時了?」蘇照彬似乎要將昔日武俠片格局「埋單」,保家、護愛並不婆媽!

adblk8

愛「家」

是今日王道

回歸家庭價值是近年美國電影的熱門議題(從《潛行凶間》劇情可見一斑),吳宇森、蘇照彬兩位跨類型導演攜手搭建另一座橋把風靡一時的武打片送到西方彼岸,延續著不老的「動作+浪漫」的情懷,成功與否?留待未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