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第74屆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銀獅獎及最佳首部電影獎,《監護權爭戰》(Custody)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首映,自然成了影迷焦點。據傳門票售得並不算好,但看過的影迷都大讚.別錯過了,法國新銳導演Xavier Legrand自編自導的這齣電影,的確是今年出色的作品,電影看下來,驚喜處處,估佢唔到。

電影由一場文戲開始,律師樓內,律師不厭其煩的講解夫妻二人離婚後的協議,婦人Miriam正申請12歲兒子監護權,讓他離開父親。觀眾可別被這場戲悶睡了,導演在一場戲中,清楚交代了三人(連同兒子)關係,夫婦二人基本性格,注意聽,律師問到丈夫:聽說你曾把兒子的手打斷了?丈夫連忙否認。觀眾這時還沒入局,也不知道誰是誰非,看到戲肉,才回想起有這麼一段往事。法庭未判監護權誰屬,我們只知道兒子暫時跟老婆居住,老公一星期可見兒子一次,帶他出外玩耍。

師法希治閣
看到戲名,你以為這是法庭/家庭/溫情電影嗎?大錯特錯,這是一齣家庭驚慄片,戲中女人之所以要千方百計逃離丈夫,是因為這個男人有嚴重躁狂及暴力傾向。這是二十多年前迄今,筆者看過(在尋常電影世界裡,我們可不是在看怪獸片/鬼片)最接近丁蟹的躁狂人物。由於老婆太過恐懼,她離婚後馬上搬到一個新址,卻不讓前夫知道地址,這使「法國版丁蟹」更加扯火了,他很快就進入近乎歇斯底里的狀態。電影的前半,被他欺壓、情緒勒索(常把我愛你/我關心你宣之於口,以作操控對方)的是他的乖兒子,一場場父子喜怒轉成哀樂的對手戲,法國性格演員Denis Ménochet固然令人近乎窒息地精采,一個個長鏡頭下,初登大熒幕,演兒子Julien的Thomas Gioria被躁父嚇得淚眼盈盈,甚至二人更演變成追逐,再平靜下來對話,不論是情緒及氣氛的操控,演/導都好得沒話說。

關注家暴問題
據導演Xavier Legrand說,這是一齣關乎恐懼的電影,「他不惜一切手段去阻止妻子逃離他的暴力行為……他令人感到緊張惶恐,而他只顧自己的感受,操縱身邊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導演不說我們也不知道,在法國,每2.5日就有一個女人死於家暴(嘩,好恐怖)。他說希望用電影來關注這議題,而自己從來都喜歡希治閣、漢尼卡或查布洛(Chabrol)那種令觀眾絞盡腦汁、如坐針氈的手法。恭喜導演,你做到了。
影迷都記得《未來戰士》Terminator第一集那殺極不死的機械殺手,在一定程度上,《監護權爭戰》中的躁夫帶來的恐懼不輸《未來戰士》。戲前半小兒子受盡操弄威嚇,中後段,就輪到女主角受刑了。當躁夫找上門來,大吵大鬧,卻又突然痛哭自責,說自己已然改過,那才令人更加恐懼。女演員Léa Drucker精采的無助表情,真令筆者想起法國朋友提過,有「法國就是歐洲的中國」這說法。其實家庭問題、人性,全世界都相距不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