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5-04-16 04:29:44
日報

《刺心切骨》 取材自隨機殺人事件 結局荒謬不堪

分享:
《刺心切骨》
《刺心切骨》

近幾年,亞洲越來越多跨國合作。台灣有很多電影補助可以申請,吸引不少人前往嘗試,Netflix的亞洲分部也設在台灣,影視業算是發展得很不錯了。新片《刺心切骨》是台灣、新加坡、波蘭三地合製,導演劉慧伶來自新加坡,在片中身兼編劇、導演、剪接三職,演員由劉修甫(《我們與惡的距離》)及曹佑寧合演,這樣的組合,也算是一種新嘗試了。

怎樣合資,怎樣創作都好,影迷只關心一事:電影好嗎?這卻不是個容易的答案。《刺心切骨》找來波蘭攝影師Michał Dymek(《深痛導賞團》、《驢子伊艾奧》)負責掌鏡 ,聲音設計組合為杜篤之、吳書瑤,製作相當有水平,但電影故事的發展,導演想要表達的訊息,卻彷彿令觀眾墮入迷霧之中。

《刺心切骨》
《刺心切骨》
《刺心切骨》

令人不解的結局

電影故事以前新加坡劍擊國手,以自己與自閉症哥哥的成長經歷為藍本。

據劉慧伶透露,靈感來源就是2014年台北捷運上的無差別隨機殺人事件,當時凶手被父母公開譴責,但弟弟沒有遺棄他,並拒絕相信哥哥做了這種錯事。據導演說,她家中也有個患自閉症的哥哥,她說此事讓她意識到,自己一直把他想像成一個有愛心,對自己關懷備至的哥哥,但長大後才意識到,這是自己幻想出來的。

因此,她把這種關係寫成《刺心切骨》,故事講述劍擊冠軍子涵(曹佑寧飾)在比賽中,失控刺死對手入獄,母親一直對人說兒子去了外國進修,其實他已入獄,卻把所有期望都放在小兒子身上。有天大兒子出獄回來,同為劍擊手的弟弟期望能得到哥哥的指導,哥哥不停偷偷前來,他也瞞着母親去見他。

adblk7

談到當時殺人,哥哥說只是一個意外,弟弟被他指導下,劍術突飛猛進,但同時開始發現不妥,他發現心目中美好、無辜的哥哥,也許並非自己心目中那麼美好。電影到了中後段,一如所有這類驚悚片,有情緒問題的殺人犯,必然再被激怒,並在最後來一場大屠殺。

《刺心切骨》的製作還不錯,但敍事並不懸疑,觀眾並沒有如弟弟一樣,墮入以為哥哥純真正直的美夢中,因此到了後段,發現他的行為脫軌,以至發作,又再傷人殺人,也都無法代入。更無解的,是導演在結局難以挽回時,安排了弟弟因為深信哥哥,即使親眼看到他在殺人,也決定接過凶器,自己替他代罪。

這樣的故事,到底是在傳遞甚麼訊息?真正精神不穩的凶手沒有被繩之於法,本來純良友善的弟弟,自己卻決定入獄,這不是讓凶手繼續留在社會,可以再殺更多的人嗎?導演的腦,到底在想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