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34101756_4H.jpg?itok=c6sx4H_b×tamp=1738911475)
新聞都報道過了,迪士尼真人電影《維尼與我》(Christopher Robin)沒法通過中方審批,其實片中沒有絲毫血腥、色情、暴力,就這樣,它成了第一齣只限中國的兒童禁片。我們毋須臆測電影被禁,總之,你懂的。
迪士尼近年公布了將旗下經典動畫全部製作真人CG特技大片,維尼熊正是其中。其實Winnie the Pooh由A.A.Mine創造,1924年首次登場,1926年大受歡迎。維尼有一堆朋友:跳跳虎、豬仔、咿唷、袋鼠媽媽、小荳、瑞比等,加上人類好友Christopher Robin──這角色以作者兒子作藍本,連名字也一樣。維尼絲推出不久就大受歡迎,後來被迪士尼羅致,1961年推出首動畫《小熊維尼之蜂蜜樹》。新版的《維尼與我》被形容為現代的《鐵勾船長》──後者當年寫長大後的小飛俠Peter Pan已忘記了自己、忘記了怎飛、忘記了舊友,一次旅程,大家重聚後小飛俠也重拾自己能力,找回自己。原版維尼寫Robin最愛與維尼等好友在森林歷險,長大後的他在城市生活拼搏,擁有自己的家庭和女兒,每天營營役役。公司經營困難,正遇上財政危機待他解決。這時維尼及一眾好友突然出現,造成更大的慌亂。成年版的Christopher Robin 由伊雲麥葵格飾演,維尼熊則由聲演了牠三十年的Jim Cummings再次在大銀幕登場。
![](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34101758_ct.jpg?itok=Jd6ljmcY×tamp=1738911475)
毛公仔闖江湖
這兩年連續兩齣維尼真人電影,3月先有《再見小熊心》(Goodbye Christopher Robin)。那是一齣成人電影,描寫作家A.A.Mine與家人搬到郊區,專心創作,後來以兒子作為主要角色,加上維尼熊等幻想角色。故事寫的是一個作家的創作瓶頸,突然後名利雙收,卻開始被懷疑忘記初衷,只用維尼故事來賺更多更多的金錢。那故事相對黑暗,不算拍得出色。
《維尼與我》是家庭電影,主題是Lost & Find。走在森林中羅賓說:「我迷失了…」(I’m lost,Lost字雙關語),維尼答:「但我找到你了!」(But I found you)。作為闔家歡電影,《維尼》關乎友情、夢想與現實、童心。劇情上電影並非翻拍舊作,而是全新創作, 從前只在動畫裡呈現的維尼與朋友,今天變成了有質感的「實物」,牠們並非動物,而是一隻隻帶點殘舊的毛公仔!舊作中維尼與老友,跟羅賓在森林走走跳跳,沒人得見。但毛公仔走在城市中,還會開口說話,就很嚇人,於是每走在路上,牠們就得扮成死物,幾隻公仔在城中橫衝直撞,闖蕩江湖,又要避開眾人目光──這根本就來自《反斗奇兵》(Toy Story)。《維尼與我》採兒童向拍攝,成人或會感幼稚(筆者一直無法投入故事)。另外,畢竟是第一次拍成真人電影,跟前作相隔多年,小朋友其實看不看得明白羅賓跟維尼本來的深厚關係?
禁片《維尼與我》其實有十分危險的思想,也就是牠在片中不斷宣揚無聊優閒的生活態度:「有人話無事不可能,但我天天都無所事事。」(People say nothing is impossible. But I do nothing every day.)那才是韜光養晦啊,明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