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國「模擬」錄音制式再劃分為五種類别是筆者的獨有看法,因為這五種製品包括 1, 「母帶」 2 ,「開卷式磁帶」 3,「母碟」 4,「卡式帶」和 5,「黑膠唱片」全都是彼此有緊密關連的,聽少了一兩樣將直接影響何謂「原音」的解讀。但由於母帶和母碟只是生產磁带和黑膠的工具並不是商品,再加上只有唱片監製才能接觸得到,而他亦無必要作公開評論,更遑論有樂評人把這整個「家族」作全面解讀! 他們可能一生人都從未曾監聽過真正的「母帶」和「母碟」音效,試問未飲過50年極品大紅袍又怎能撰寫「茶經」呢。哪裡能想像得到「音樂」的真面目到底是可以靚成點?這亦難怪他們,只因筆者有幸接觸到「母帶」才可在此揭開它那神秘的「真面目」。
今次我選擇了樂壇搖滾勁旅 Pink Floyd 的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作為示範曲目。
首先我重播「母帶」版本。開始的 Intro是强勁的鼓聲和兒童合唱團人聲,這曲我由70年代聽到現在不下已數百遍,像這種大能量全方位的演繹模式是筆者從未感受過的,所有的音樂層次包括鼓聲、人聲、電結他和低音結他等都一一展現在你眼前,排山倒海般的現場感令你像置身於音樂會最佳位置當中,興奮指數100%爆錶。没有聽過的人根本無法憑空想像出來,簡直是超完美的音樂藝術體會。
接着我重播1979年日本CBS發行的頭版卡式帶。
開始Intro的鼓聲和人聲感覺薄(尖)了三成,中低頻音場亦縮少了三成,連帶母帶原有的現場感亦都消失了,那是因為1/4吋15 ips的母帶和1/8吋1.75ips 的卡式帶根本是無得比。但如果不和母帶比較的話,這卡式帶其實已可横掃世上任何黑膠和CD版本。
最後我重播1979年美國CBS發行的7“測試版細碟。
開始Intro的鼓聲和人聲比卡式帶再薄(尖)二成有多,中低頻亦弱了三成,這張45rpm測試版已經是美版顛峯之作但亦不外如是,那LP版更不用聽了!
有興趣的樂迷可以在以下網址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