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4-07-08 04:31:47
日報

不移風易俗 創科如何成功?

分享:
不移風易俗 創科如何成功?

不移風易俗 創科如何成功?

每年的暑假,既是學生休學的日子,也是十年窗下等待放榜和報考大學的緊張時刻。剛剛IB課程就宣布了成績,今年考獲滿分的「狀元」有二十多位,成績與去年相若。

除了「狀元」人數,他們報讀的志願同樣是傳媒焦點,近年醫科不單是熱門選項,甚至慢慢呈現一枝獨秀的趨勢,令人不禁關注本港年青一代未來發展的趨向。

同學選擇升讀大學的科目,有基於志趣,但在香港似乎更趨向於未來發展的考慮。過去成績好的考生傾向律師、工程師等「三師」,之後是商科、電腦科……隨著開辦這些科目的大學增加,供求趨於平衡,加上律師取消了樓契劃一收費等行業保護措施,同學的選擇日益集中,近年出現極高比例的績優生以醫科作為首選。

和西方比較,香港醫生待遇優厚,加上社會地位,吸引了不少有志學生投身,這種高度集中的狀況,卻不免令人關注會否出現人才發展失衡,特別是特區政府力倡產業轉型,重視科創的環境下。

記得早在20年前,有機會參加工總一個訪問團,行程之一是到訪著名的麻省理工,當時與當地的大學生交流,談起發展志向,不少都以創業為夢想,當年著名的創業家如蓋茨等是他們心目中的偶像。

在這些名牌大學生的價值觀中,在學創業,甚至不等畢業離校開公司才是最有志氣的行徑。美國今日在科創領域仍能保持朝氣勃勃的氣象,與這種不求安穩敢於勇闖的心態有很大關係。在內地的大學,近年同樣可以找到這樣的風尚氣息。

adblk7

特區政府鼓勵青少年投身創科,個人參加過不少這類活動,發現無論組織者和參加者都抱有很大的投入感和熱誠,在方向上值得肯定,如果說要再提高要求的話,本地精英學生在科創特別在開拓精神的層面,似乎仍有提升的空間。如果香港想從產業上尋求轉型,只是從興趣培育做功夫,應該是絕不足夠。正如要發展體育產業,不能只靠把踢波游水當興趣的業餘運動員,而是要有職業化的培訓,要達致這種效果,就要從社會價值觀做起,從父母以至學生對升讀學科的選擇,香港在創科發展的提倡工作,看來仍需作出重大策略調整,有很多移風易俗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