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又有新首相──卓慧思,英國第三位女首相。她未上任之前,已有很多負面評價,說她是「變色龍」;對中國採取鷹派立場,但擺姿態居多;官場內鬥的高手,才能乘約翰遜失勢之時上位;處理經濟問題的能力有限,面對英國的經濟困境,難以挽狂瀾於既倒……
其實,英國今天的情況已在數十年前露出苗頭。1980年代我長駐英國採訪時,查理斯王子已提出警告:英國如不徹底改革,將會由第二世界國家淪為第三世界國家。想不到,這個現實已經出現,英國只能維持其外殼而已。所以,我在英國完成四年的工作後馬上離開,再被派到北京長駐。直到今天,我對英國仍然沒有甚麼感覺,沒有好感,也沒有惡感,因為它不是我感到可以發揮的地方。
時至今日,英國在歐洲的角色已愈來愈弱。自從它脫離歐盟之後,前路更是步履維艱。如今卓慧思拜相,估計也不外如是,無甚作為。所以,它只有繼續與美國聯盟,而且緊跟,才能在世界政壇佔一席位,但只能是附庸角色而已。這也是中國討厭英國的原因,把它視為美國以外的第二個主要政治敵國。
按實力而言,英國今天已是強弩之末,單靠它一國之力,難傷中國筋骨。不過,英國畢竟爛船也有三斤釘,還有一定能量。所以,研究英國不要只著重它今天的衰落,也有研究它當年為甚麼可以成為「日不落國」。在世界歷史上,英國是規模最龐大的帝國,影響延至今天。從西方角度看,它今天的困境也是它不斷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能否如願,當然要看日後的結果了。
從這個角度看,我對卓慧思沒有甚麼期望,對中國不會真正友好,也不能造成甚麼大傷害。既然如此,中國毋須對近年移民英國或轉到英國生活香港人,存在敵視或鄙夷的眼光。這是人們的選擇權,到了彼邦的生活如何,也是個人的決定,心寧身安為要。
相反,官方不妨多點思考,為甚麼那麼多人離開香港?即使官方努力搶人才,但既有的人才在自己的手指縫中流失,這才是值得重視的問題。如果只看見英國不斷下滑而沾沾自喜,也許會陷入五十步笑百步的歷史循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