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功競比高
隨著《中年好聲音3》登峰之戰逼近,觀眾情緒愈來愈投入,加上5月11日的撲飛潮,令賽程白熱化,網上的討論度急劇上升,無論是FB、IG或者YouTube都有大量相關內容天天爆發。
連續3季的《中年好聲音》,收視和熱度都是逐步走高。節目開始時,吸引觀眾是參賽者的背景和故事,令大家留下印象,就像武俠小說的高手出場,各有自己的經歷和遭遇。隨著比賽汱弱留強,各人演唱的技巧成為「吸粉」絕招,猶如高手過招,有人內功深厚、有人招數精妙。在武俠世界的場界,武功高也不一定必勝,很多時武林高手都會受制於環境因素或對手出奇制勝遇險。在歌唱比賽中,聲底音色、技巧各擅勝場,揀歌、演繹和臨場發揮都可以變成影響勝負的關鍵。隨著賽程發展,觀眾欣賞賽事的能力愈高,看到高手過招的精采處就愈投入,這就是為甚麼熱度會不斷提高。
踏入10強賽事,每次參賽者的淘汰過程益發緊張,每個出局的選手本身都有自身藝業,下馬不免令人惋惜。現時網上就出現不少「5強」、「7強」的「貼士」,這些分析有人贊同、有人反對,加上各種捕風捉影的猜測,不單變成了茶餘飯後的話題,同時成為網民樂此不疲的追看題材。身邊不少朋友就養成心癮,不時就要點擊一下,看看各種網上熱話。
電視除了是一個載體,更重要是內容的生產者,電視製作認真和專業,投入的資源非比尋常,效果猶如核彈爆發,非霰彈槍、機關槍或者大炮、坦克所能比擬。一個網絡幾分鐘的短片,經一段時間累積或者可以有一百幾十萬次的點擊,但和同一時間有過百萬人收看1、2個小時的電視節目相比,創造話題的能力還是無法比擬。正因如此,大型企業要啟動重要的宣傳活動,仍然是要花費大量心思和資源,炮製電視的宣傳攻勢。《中3》一場登峰之戰,就是千百武林好手相互較量,角逐最終盟主的華山論劍,7強誰能勝出,無論事前怎樣評估,相信都要看踏上舞台綻放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