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5-10-26 11:30:00

家暴三重奏 - 家暴個案中的「危」與「機」

分享:

認識這個家庭是由認識芸麗和小熙開始。當時的芸麗帶著小熙來參加中心的親子活動。之後,芸麗尋求個別輔導,也會不時約見我,傾訴她對丈夫的不滿。

「我沒有見過如此不負責任的男人。整日只是吸煙,飲酒,打機,要我一個女人出去打工,賺錢養他。我嫁給他的時候,他答應過給我的不是這樣的生活。」

「我討厭他現在身上的味道,它讓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這記憶很強烈。」

除了輔導芸麗,我也曾幾次致電她的丈夫灝君。然而,每次對方一聽到我是社工後便收線了。

後來芸麗和小熙入住了向晴軒,這是她第一次鼓起勇氣離開丈夫,為的是不想讓孩子在一個暴力的家庭長大。「我想起了自己的父母,當年他們也是打打殺殺,但是我們兄弟姐妹哪裡也去不了。只有等我們長大了,才能夠一個個離家出走。現在不同了,我和小熙可以有選擇,雖然這選擇太難了。」

芸麗和小熙在向晴軒先安頓下來,平復心情,再慢慢計劃未來的道路。雖然發生了這次危機,但是我想這或許也是一個時機,讓我可以嘗試再次接觸灝君。於是得到了芸麗的同意,我再次撥通了灝君的電話…...

adblk6

果然,這次的灝君願意出現在輔導室。灝君初時的抗拒和防衛是可以預計的。我需要花時間先與灝君建立信任,讓他經驗到我不是來評判他。我努力建立一個安全的氛圍,能夠讓他講出他的困難,甚至他的需要和渴求。我相信,當社工能夠全情投入地聽他講出他的故事而不加評判,理解並接納他的脆弱和渴求,他才能在別人的認同和接納中開始接納自己,作出改變。

這份理解和接納,不單單是需要社工的參與,更是需要妻子芸麗的配合。所以,當灝君肯承認暴力行為的錯誤,承諾不再使用暴力解決問題後,我便邀請芸麗和灝君一起參與婚姻輔導,進一步改善婚姻關係。

 

至於小熙,我們相信孩子有自我復原的能力 (power of resilience)。透過遊戲治療,他開始有信心自由地表達情緒,體驗到對生命的掌控,這是在經歷家暴等惡劣環境之後新的經驗。只要給予足夠接納、滋養的環境,孩子就能成長。後期,父母參與遊戲治療的過程,也給他們機會,重新認識和接納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