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近期發生幾宗致命慘劇,引起社會關注巿民的精神健康需要,而近年基於社會、經濟和疫情因素,港人的求診數字確實增加不少。
根據醫管局的數據,2021/22年度精神科門診(臨床)就診人次達到957,149,比2019/20年度增加55,865人次。再者,2022/23年度公立醫院精神科門診共有51,271個預約新症,一般新症的輪候時間為12至22個月,半緊急新症的輪候時間約為1個月內。受情緒及精神困擾的患者不能及時得到治療服務,容易令病情惡化,情況極不理想。
關於改善政策和服務方面,現時應考慮兩個重點,其一是強化精神科服務的質量和可及性,縮短輪候時間和提供便利的服務,例如將輕症個案分流至地區康健中心或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以醫社合作模式提供藥物和心理治療、輔導服務和個案跟進。
其二是為精神復元及社區上有需要的人士提供適時社區支援,目前一般輕症個案由全港24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跟進,嚴重個案則由醫院管理局的「個案復康支援計劃」跟進。筆者認為可探討兩者共同支援嚴重個案,加快讓服務使用者及早適應和融入社區生活。
再者,仿傚美國臨床社會工作者的制度,為社會工作者提供精神科的專業培訓及督導實習,也可有效地提供精神健康評估及心理治療。
根據前線同工的服務經驗,不少精神復元人士的病識感薄弱,不認同自己患病,也擔心藥物副作用而抗拒服藥,覆診動機也低,更甚少尋求支援服務。跟進這類個案很困難,但正因為他們處於危機邊緣,社會更要想盡方式協助他們,不離不棄,避免標籤或污名化精神復元人士,使他們免於孤獨和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