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0-03-06 04:30:00
日報

搲得到 未必好

分享:

申請停播港台節目是TVB的長久訴求,通訊事務管理局終於償其所願,批准兩間免費電視台毋須播放港台節目。不過在目前電視經營環境下,電視台「成功爭取」更多商業air time,對營運是福是禍?
 

以TVB為例,目前只有翡翠台和明珠台兩個頻道播放港台節目,分別是翡翠台周一至五傍晚六點至六點半的半小時,和周日早上八至九時的一小時藝文節目;以及明珠台周一至五早上九至十時播放的教育電視。換言之,當播放港台節目不再是牌照要求,TVB每星期共多了8.5小時的節目空檔。

有任職某大台的老友直言,TVB以往安排港台節目的時段,都不值錢,尤其是周日早上八至九那段時間,多數觀眾甚至未睡醒,收視率一直甚低。廣告價值不高之餘,如今TVB更要額外製作節目填補空檔,此舉是否有利TVB經營,是個疑問。

相信TVB管理團隊也深明箇中利弊,因此已宣布在星期一至五的新空檔,以新聞節目填補。事實上,近年TVB發覺新聞部好使好用,新聞節目從來講求畫面「有公仔睇」便可出街,不必像其他製作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雕琢。

再者,記者人工比藝人低,製作成本又低,明顯例子是《世界零距離》系列,整個製作由策劃、資料蒐集、拍攝、訪問、撰稿全部只由幾個記者包辦,而效果勝過不少節目部的製作。因此近年TVB積極開發由新聞部製作的「資訊節目」,不著邊際講講樓市、香港典故、醫療知識……製作便宜之餘又夠中立,合晒年長觀眾群何車。

adblk6

撇開經營大環境,以及多月以來部分觀眾的杯葛行動不談,TVB本身的經營模式正處於飲鴆止渴的狀態。數年前通訊局放寬植入式廣告的限制,讓電視台可更直接、大膽在節目裡推廣商品。但觀眾的眼睛總是雪亮的,怎會看不出《東張西望》裡教人清除塵蟎,與緊接節目的吸塵機廣告無關?「節目趣味受到影響」已是比較客氣的說法,觀眾其實是感覺被愚弄、出賣,繼而警惕所有在電視屏幕的畫面是否只是引誘其掏錢消費的陽謀。

反觀近年內容提供者的搵食模式,愈來愈多是不同領域的YouTubers,透過提供專長見解,與觀眾建立信任,從而推銷產品,部分YouTubers甚至靠課金支持,已夠搵食。可見TVB以為爭取到植入式廣告就會更賺錢,但當「植入式」變成「硬入式」廣告,與觀眾建立不到價值認同,最終沒生意做也是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