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9-12-31 04:30:00
日報

擁抱轉變

分享:

今年年頭的時候,大概沒有人會想到,今年香港會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轉變。即使在運動的初期,許多人也沒有想像過,整件事可以歷時這麼久還沒有完結。過去幾十年,香港縱有經歷風浪,但總括來說還算是太平盛世。我們這幾代人,習慣了過安逸的日子,總以為這是理所當然,但實情是,這個世界大部分的地方,在歷史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經歷著許多不同程度的混亂。過去幾十年,我們在這個城市所感受到的天下太平是偶然,混亂才是人類社會中的常態。
 

adblk6

今天許多香港人都會說,這個城市變了。然而大家口裡都懂得說這裡變了,但心態其實又有沒有變呢?還是其實心底裡仍然覺得,在不久的將來,香港還是會變回之前的模樣?如果大家現實一點看,香港幾乎肯定回不了以前的狀況。大家誤以為天下太平是常態,誤以為只要奉公守法就可以正常生活,自由不會減少,事業和搵錢的機會依然會跟以前一樣多,那恐怕只是自己呃自己,不願意面對現實了。這個城市的未來,不會停留在之前幾十年的狀態。國際上眾多大國的博弈,香港夾在其中,轉變將會是翻天覆地。至於是變好還是變壞,我不認為有凡人真的有本事能夠預測。然而在這個時勢要樂觀當然不容易,但太悲觀也是於是無補。可以做的,就只有做好心理準備迎接巨大轉變。

香港人經歷了幾十年的太平日子,對於所謂「居安思危」,也發展出自己的解讀。有關這句成語,我們過去的重點都放在甚麼「工作能力」、「競爭力」之上。我們對應居安思危時的動作,可能是讀多兩個學位,學多一種外語;又或者是考多一個半個甚麼專業資格。在太平的日子裡面,這些動作讓大家看起來好像多了一點「競爭力」,表面上變得更加能勝任工作。當社會安穩地在進步的時候,大家便沒有這樣容易被時代淘汰。我們把這美化成「充實自己」,讓自己在僱主面前變得稍為「好看」一點。這做法在太平的日子,尚且還勉強行得通,但在政治相對混亂的時候;國策與本地人的利益又未必指向同一方向,再加上國與國之間還在互相博弈,隨時都可以擦槍走火之際,我們如果還停留在這種層面上的「居安思危」,到轉變真的來臨,我們是否還能夠真的頂得住?

這個城市的巨變,相信未來是無可避免。不能掌握的事實在有太多,因此該如何準備,大家也沒有能力說得準。只是在心態上,我估香港人的確是要逐漸調整一下。居安思危的定義,恐怕從以前的「提高個人競爭力」,轉變為「提高集體生存能力」……不是那種在職場上的所謂生存,而是實實在在,保住性命的生存能力。
祝大家新年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