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文青,可能要熟讀張愛玲或亦舒、精通琴棋書畫;現在做文青,就要懂得拍照和「打卡」。要拍文青照,除了要懂得擺出看透世事的表情,配合相機的柔光濾鏡,更要選擇能展現文化藝術氣息的背景。

為了推廣文化藝術及迎合這一股風潮,市面出現愈來愈多「打卡點」,吸引市民遊客前往參觀。
譬如近年大熱的上環壁畫街,就有一幅幅風格各異、色彩繽紛的壁畫,散落在上環的各個街角,令市民和遊客除了可以在藝術畫作前拍照打卡,更可以在尋找壁畫的旅途中一探香港的社區面貌。
除了街頭藝術,藝術團體亦積極在一些古蹟中加入藝術元素,製造歷史與創新結合的景點,讓市民可以同時認識香港歷史與創意發展。
剛剛完成翻新工程的孫中山史蹟徑,沿途就有不少展現香港歷史和藝術的地方。例如採用後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的香港大學本部陸佑堂;由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活化而成的創意中心——PMQ元創方,以及展示孫中山先生革命事蹟的百子里公園等。在史蹟徑上,除了有孫中山先生在香港生活時的歷史足跡,最近更加入了九位本地藝術家為史蹟徑所創作的藝術作品,令史蹟徑既蘊含歷史意義,更可展現香港的文化藝術。
而一直備受矚目的活化項目,即舊中區警署建築群,亦即將在年中以藝術館的形式營運,讓市民和遊客有更多機會參觀本港極具歷史意義的建築,以及了解本地的文化藝術。看來香港人的假日活動,不再只得逛街、看電影、吃飯,更可以來趟充滿「文青打卡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