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人評論「香港時代廣場變成遺址」,附上人流稀少的照片,說明通關後大量港人北上消費;境外遊客又不來港旅遊,所以整個香港的零售業餐飲業都生意不振。所謂的商場變成遺址,大概是以此表達無人光顧的蕭條景象。
之前已經有「香港金融中心遺址」的論調,戲謔香港的各項金融指數大幅下滑,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成為廢墟遺址。
文章裏大概是以「遺址」來意指蕭條、不景氣、無人問津。看來這是對遺址定義的誤解。熱鬧而人氣沸騰的遺址有很多,例如秦始皇兵馬俑、羅馬鬥獸場、雅典衛城,都是天天擠滿遊客的遺址博物館,一點都不蕭條靜謐。
按照考古學的定義:遺址是指古代某一社群居民日常居住、生活範圍內遺留的連續分布的遺蹟、遺物集合體。古代遺址是由各種性質、功能不同的房屋及防衛、經濟設施等組成的村社聚落或城址的廢墟,具有不可移動性的特徵。
重要的是遺址都經歷過廢棄、被湮沒,再被發現的階段,已經不具備原來的功能,無論他們之前是堡壘、城市還是宮殿。所以兵馬俑、鬥獸場和衛城雖然人潮如鯽,但已經成為博物館和旅遊勝地,不再發揮它們原來的功能。
所以,不管是時代廣場還是國際金融中心,只要它們還發揮著原來的功能,就不能稱為遺址。
回過來說時代廣場的冷淡,似乎不能只歸咎港人北上,歸根到柢還是特色不強,市場策略不到位。我在周末溜躂旺角朗豪坊,就很能感受到人氣,其中美容化妝品商店的人流特別多。這與他們通過小紅書,累積粉絲加上與內地網紅合作,宣傳推廣商場的特色及活動有密切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