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3-09 11:00:00

景觀建築與社會效益

分享:

景觀建築的存在意義

傳統觀念認為都市空間狹小,生活空間有限,所以城市景觀設計及研究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事實上景觀空間並非只是傳統觀念中的公園、廣場、花園等,景觀元素遠遠超越花草樹木的範疇。人們並沒有真正瞭解到景觀建築對自然環境,乃至社會文化的意義。

景觀建築是集自然、人文和美學為一體的藝術和科學。高速的城市化使自然資源和人文活動空間都臨著巨大挑戰。景觀設計及研究的目標是如何將實體建築與自然資源及文化三者平衡,以完善規劃或建築方案,使其更具可持續發展價值。在設計或研究過程中,為避免對區域內的景觀資源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先要透過理解當地自然生態景物、歷史人文、生活模式,及區域內受重視及欣賞的景物,來鑒定區內重要的自然及人文景觀資源,最後達成先保留,後建設的目標。

現代生活與景觀設計  

如今人們更注重生活的品質和態度,對生活空間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傳統城市中缺乏聯連、單一功能性的景觀空間早已不能滿足現代都市人的生活品味。許多國際大都市早就紛紛重視優質景觀建築,提倡透過景觀設計提升日常生活經驗,促進城市化水準再上新高度。這也造就許多具代表性的景觀建築項目 ,如東京Lalaport Toyosu、首爾Cheonggyecheon River Project 、倫敦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紐約High Line Park等。

繁忙的都市人主張擁有健康平衡的生活,從個人以至群體的活動逐漸由室內轉移至戶外,活動範圍也不再只局限於形式化的空間。整個社會對多元化景觀空間需求與日俱增,並更重視富彈性與多功能兼具的設計佈局。

從設計中體會生活經驗

從宜行便捷的走廊,到主題鮮明的景觀,再到功能性突出的園區設計,讓人們更容易從都市中找到自己的生活節奏,發現屬於自己的景觀區域,並通過這些打造獨一無二的生活經歷。

除配合整體性的規劃及建築體外,理想的景觀設計需遵從三個重要原則:首先應懂得平衡自然與建築;其次要保留區域內所珍視的景物;最後應思考設計對當地人文生活意義和重要性。

遵從以上三個原則來設計符合區域人文和需求的概念主題,再從概念框架內建構不同設計項目,使其設計能夠實現科學與美學的完美平衡。

如今,景觀設計的佈局不被單一功能所束縛,優秀的景觀建築往往都能創造多元化的生活及活動空間。新的城市景觀設計理念較傳統設計更以人為本,更考慮社會發展,及其之間的關係。

城市景觀帶來的社會效益

對於高速發展的現代城市,城市和社會更需要優秀的城市景觀設計。高質素的景觀建築成為平衡自然、地方文化和城市發展的驅動力。它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人們透過景觀建築獲得更豐富的生活體驗,從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釋放最終實現社會生活之平衡,從而提高城市的生活品質,支援社會健康發展,提高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