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物探知館有個特展「文物復現,繡閣猶馨」。展覽內容是法定古蹟之一,瑪利諾修院學校2020年發現的一批半世紀前的刺繡圖案和縫紉訂單,還有一些當時的物件和用品等。
這些舊文字資料的發現頗為傳奇。在清理已經空置的修院時,學校擬把二樓的後期搭建的房間拆卸。當揭開天花吊頂後看見屋頂,發現山牆的一側有一閣樓。登梯推開小門進去後,是一摞摞的圖樣和文檔,包括400卷紙本刺繡圖案、縫紉配飾、逾3,000份的採購訂單和各類家庭用品。
如電影情節般的寶藏發現故事,現實中一直有出現。最轟動的莫如陝西鳳翔法門寺地宮的發現。1987年在法門寺佛塔修復過程中,偶然發現了封埋千年的地宮,內有佛指舍利、七重寶函、唐代絲織品、金銀琉璃器、秘色瓷等國寶級文物。其中釋迦牟尼佛骨舍利是全球唯一真骨舍利,佛教界至高無上的聖物。
新發現的文物資料記錄著瑪利諾修院從1930-1970年代曾設立縫紉繡坊,為歐美等地的神職人員定制服飾和祭衣等。繡坊聘請的是九龍城一帶的女工,在那個經濟未起飛,生活頗艱難的香港,確實幫助了不少貧苦家庭。
紙質的舊圖紙和文件,雖然年代不如宋明書畫這麼珍貴久遠,也需要專門的修復技術。學校基金會為此聯繫了修復大師彭惠玲女士,為這批紙質文物的修復提供了專業細心的輔導。
在修復期間的三個月內,瑪利諾學校有超過300位師生、家長和校友參與負責文物的清潔、掃描、照片記錄、文案存檔等。這支龐大、充滿熱情的修復大軍,如能保持對文物修復的熱度和興趣,將是未來香港文化遺產保育的新興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