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差」徽章
不看英文根本不知道「暗差」是甚麼。暗差的英文是Police Detective,即是偵探,也就是我們熟悉的CID 。一個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暗差徽章,最近在「大館」展出,作為《大館101》101件展品的其中一件。今天我向大家介紹「暗差」的起源。

《大館101》宣傳橫額
在前往大館的扶手電梯左邊宣傳橫額,其中一幅就是用「暗差」徽章作宣傳,以前我在警隊歷史專家林建強的網頁上見過這個徽章,林建強也介紹過「暗差」的歷史。很早以前香港警隊已有警務人員執行偵探的工作,但沒有專職部門。1922年香港發生海員大罷工,引起港英政府的不安,事件平息後決定在警隊成立「刑事偵緝處」(Criminal Investigation Department),簡稱CID,專責刑事偵查。為了方便工作,隊員不用穿警服,只穿便衣,這就是便衣警察或便衣探員的由來。
根據林建強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警隊的師爺把警探人員Police Detective譯為「暗差」,意思是暗藏身份的差人。刑事偵緝處簡稱為「偵探部」,俗稱雜差房,警探人員就俗稱為「雜差」。警察電影裡面的雜差奉旨打人,疑犯往往被打到變豬頭丙,可見以前的雜差是何等威風。雜差阿頭就是探長,以前警隊的四大探長、五大探長、五億探長故事,大家耳熟能詳。
《大館101》現正展出的101件展品,均與大館有千絲萬縷關係,主辦單位透過這些與中區警署建築群相關物品,道出昔日大館的眾多故事。101展品包括警隊各類文物,有警員的隨身工具、證件、相片、標誌等。展出日期即日起至9月22日。順便一提,大家參觀完大館之後,可到附近的必列啫士街香港新聞博覽館兜個圈,重溫香港百多年的新聞發展歷史。

《大館101》展出以前法庭內的警告標誌

展區一角的模擬報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