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澳保存不少歷史建築和傳統特色。
上星期一(6月10日)是端午佳節,一連兩個週末於香港多處均有龍舟競賽,節慶氣氛熱鬧非常。我在大學時期已有接觸龍舟活動,這項傳統運動適合男女老少參與,由於講求圑隊協作,不少企業及機構設有龍舟隊,加強員工歸屬感及建立團隊精神。這項富有中國傳統色彩的活動已推廣至世界各地,我任職香港駐三藩市經濟貿易辦事處處長期間,也有支持於美國西岸各地舉行的龍舟賽事,並透過安排香港年青龍舟隊員赴美參賽,推動港美青年文化交流。
在香港,除了競爭激烈的龍舟賽事外,還有不少與龍舟相關的歷史文化活動。今年端午節,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應邀到訪大澳,為當地獨有的端午龍舟遊涌主禮,感受水鄉深厚的歷史和淳樸的風情。對於大澳保存至今的歷史建築和傳統特色,她期望政府、民間和企業合作,把優美的天然資源和豐盛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端午佳節到大澳感受古蹟處處、文化底蕴豐厚的水鄉。
每逢端午佳節,大澳三個傳統漁業行會(即扒艇行、鮮魚行和合心堂)會舉行龍舟遊涌,以㓗淨社區,祈求神靈庇佑。他們會從楊侯古廟、新村天后古廟、吉慶後街關帝古廟,以及石仔埗街洪聖古廟「接神」,恭敬請出神明的行身,安放在各自的神艇,行會成員在前面划龍舟,拖着神艇於棚屋之間的水涌巡遊,稱為「遊涌」。這個傳統習俗已有過百年歷史,於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扒艇行成員從法定古蹟大澳楊侯古廟請出楊侯公行身到神艇安坐,進行遊涌儀式,以潔淨社區。
供奉大澳遊涌神明的四所廟宇歷史悠久,保存不少珍貴文物,例如碑記、匾額、楹聯、祭器,是研究香港歷史極為珍貴的資料。當中以法定古蹟楊侯古廟歷史最悠久,廟內一口鐵鐘,鑄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反映廟宇可能建於1699 年或以前;正門入口擋中上懸掛的「福蔭重光」木匾額,刻於光緒七年(1881年),是珠江口西岸的香山協水師千總陳登送贈,顯示水師巡哨至大澳一帶,到古廟拜祭,得到福佑庇蔭後,送匾額酬謝神恩。

楊侯古廟內歷史最悠久的鐵鐘,鑄於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吉慶後街關帝古廟是二級歷史建築,始建於明朝弘治年間 (1488-1505年),於清乾隆六年 (1741年) 原址重建。廟內有刻於咸豐二年(1852年)的「重修武帝古廟碑誌」,記載捐助信眾芳名,排在前端的是22位官兵,包括廣東及大鵬協水師官兵,反映他們巡哨期間,定期到古廟拜祭;古廟重修時,官兵皆踴躍捐助。這亦反映清中晚期,大嶼山是中國南方重要的海防據點。古廟門廳正脊上有精細的石灣陶塑人物裝飾,為家傳戶曉的楊家將人物造型,由著名的石灣花脊行均玉店於光緒29年(1903年)燒製。

清中葉廣東中路水師巡哨,會定期到大澳吉慶後街關帝古廟參拜。
大澳水鄉居民多以漁業為生,漁民信奉天后,也會拜祭洪聖(即南海神)祈求庇佑。二級歷史建築新村天后古廟建於清代初期,面向大澳昔日的鹽田和稻田。古廟前進的石灣陶塑花脊由均玉店燒製,造工精巧,是均玉店在光緒18年(1892年) 的作品。古廟仍保留一口鑄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鐵鐘。石仔埗洪聖古廟則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廟內的鐵鐘亦於同年鑄造,古廟正門門額上方飾有八仙壁畫,造型生動。

大澳新村天后古廟面向大澳昔日的鹽田和稻田,建於清代初期。

始建於清乾隆元年(1736年)的石仔埗洪聖古廟。
大家可從上述四所廟宇保留的碑記、匾額等文字記錄,勾尋大澳的歷史;也可以從古廟的陶塑、灰塑、木雕、石雕、壁畫等裝飾,欣賞嶺南傳統建築藝術。下次到大澳,在感受獨特水鄉風貌外,不妨預留時間,到古廟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