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投放一億元在粵劇發展基金,最近一些大學也成立了新粵劇中心,一片振興粵劇的景象。對粵劇迷的我來說,是一大喜訊。但儘管各方努力,但能否振興粵劇?能否吸引新一代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倒是值得研究。否則,大鑼大鼓一輪,當現有的觀眾群老成凋謝之後,也許就乏力承傳了。
我問過很多年輕人,為甚麼對粵劇的興趣不大?除了「老套」外,最大的問題是:即使粵劇有藝術價值,卻無時代感。劇目、內容、題材、語言,都是古代的,跟今天的生活格格不入;有些內容更是曲高和寡,連歌詞也聽不明白,很多曲詞還包含難明的典故和歷史,無法接駁今天的潮流,倒不如聽「鏡仔」的歌還好。
另一個沒有時代感的原因,是無法跟現實生活聯繫起來。今天不單有苦悶青年,還有苦悶中年和苦悶老年;他們各自有苦悶的理由,但總的來說,就是心情不暢。聽了現有的粵曲,看了現有的粵劇,難以寄託情懷;相反,聽了時下歌手的歌,有暗喻時局,轉彎抹角唱出市民的鬱澀。可是,粵劇卻未找到類似的出口。
我請教過行內的粵劇高手,他們也嘆氣地說:如果要粵劇觸碰現時的社會痛點,實在令他們為難,因為很多演出場地、經濟來源,甚至戲票的銷路,也有諸多限制。所以,即使要他們在框框內嘗試突破,也只能說說而已。所以,粵劇目前甚少找到結合時局的題材。
對此,我十分認同。我有時也寫粵劇,屬票友性質,只是私人範圍自娛,但也遇到很多禁忌。我完全理解箇中的微妙之處,所以從來不會強求。但正因為自我局限太多,粵劇行內已慢慢形成不同的門戶之見。這又是圈中人也一言難盡的了。
不過,也有樂觀的因素,因為粵劇本身確有非凡的藝術價值,而官方認為到目前為止,粵劇也不算敏感,可以駕馭,大可作為提升文化水平的一個渠道。我說好,因為可以先行鞏固現有的觀眾,再吸引本來沒興趣的中年觀眾,成為新的觀眾來源。假以時日,可能有新的氣象。但如果粵劇的內容仍然與時代脫節,那就難以力挽狂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