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0社論|美俄直接談結束烏戰 利益為先領土換稀土
俄烏戰爭接近三年,烏克蘭形勢愈來愈不妙,美國總統特朗普實踐選舉承諾,直接與俄羅斯談判結束烏戰的條件,在嚴峻的形勢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開始態度軟化,聲稱願意以土地換來和平,似乎逃不過割地求和的命運,包括確認失去在2014年已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半島,以及俄羅斯目前佔據的十餘萬平方公里烏東土地。
今次值得指出的是,特朗普早前與普京通電同意啟動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談判,是兩個大國直接對話,不僅繞過了烏克蘭,甚至是有份在戰爭中出錢出力的歐盟,惹來英、法、德等的不滿。
不過,相信特朗普對歐洲盟國此等不滿只會當作是耳邊風。一場在歐洲大陸發生的戰爭,歐洲的主要強國竟然沒份參與和談,其實也十分諷刺,當中顯然是牽涉到很多利益交換的元素。
以特朗普的思維,烏戰已消耗了美國不少資源,毫不化算,目前最重要的,是掌控整個停戰談判過程,為美國爭取最大的利益,配合令美國再次強大的大原則。美國主導烏克蘭在戰後重建的各方面合約,已是指定動作,至於更厲害的,是保障美國日後在烏克蘭國內開採稀土的一半權益,對美國爭奪全球稀土的戰略十分有利。要達到這樣的效果,美國當然不想歐盟參與太多,所以歐盟也要靠邊站。至於烏克蘭將失去大量領土,明顯也不是特朗普優先要考慮的,反而該些領土成為了美國與俄羅斯討價還價的籌碼。簡而言之,是以烏克蘭的領土去換取美國開採稀土的權益。
國際外交從來都是講實力與利益的。今次俄烏戰爭有望結束,實力不如人的烏克蘭可說是大輸家,首先是戰事令生靈塗炭,大量烏克蘭人逃亡到海外,令人口劇減,國內設施被大肆破壞;其次是確認烏克蘭失去的大片領土大部分已沒法奪回,該國亦沒有辦法加入北約,政治上沒有任何得益,反而催化了長期保持中立的瑞典及芬蘭加入了北約東擴的行列。
這樣的戰爭結果,令烏克蘭由一個前景秀麗及資源豐富的前俄羅斯加盟國,變成一個百廢待興的戰後國家,相信並非該國民眾所預期,而助力烏克蘭捲入這場戰爭的澤連斯基,相信其政治生涯從此完結,甚至將來也很難在烏克蘭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