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國的GDP達20.4萬億美元,佔全球的1/4強,仍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但這並非美國經濟實力的顛峰期,在二戰剛結束的時候,美國的GDP曾一度佔全球的一半。由此可見,美國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這些年來是在下降,而不是在上升。
二戰後,世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在經濟實力上對美國造成威脅。但現在排在第二位的中國,去年的GDP亦達14萬億美元,約是美國的七成。這個是GDP按官方的匯率算出來的,但若以「購買力平價」計,中國的GDP已不亞於美國。而令美國最為擔憂的是:中國的GDP增長,即使在貿易戰的打擊下,今年估計仍有6%;但美國的增長卻只有2%左右。長此下去,中國的經濟實力,不但有機會超越美國,還有機會拋離美國,叫美國怎不擔心!
由於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關係已愈來愈緊密,即使美國的盟友,也沒有完成依照美國意願,全面封殺華為的5G;亦不會完全放棄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的發展機會。這種情況不但令美國感到沒趣,而且覺得有點時不與我。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雖強,但政治上卻受到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威脅,蘇聯曾一度在太空競賽上走在美國前面。加上新獨立的第三世界國家,很多都選擇行社會主義道路。美國要等到1989年,社會主義陣營解體後,才正式走到政治地位的高峰。當時,美國曾信心十足地要把美國的體制推給全世界。
小布殊曾誇口,以美國的實力,美國可以在世上同時展開多場戰爭。此之所以,美國在阿富汗戰爭未完的情況下,又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還在東歐搞顏色革命,在中東搞茉莉花運動。但美國很快發覺事情並沒有如想像中那麼順利,以至在利比亞與敘利亞問題發生時,美國已不敢全面派兵參與;更眼白白看着俄羅斯把克里米亞納入自己版圖,亦不敢出兵干預。此外,從美國處理北韓發展核武問題的方式上,已可看到美國底氣已開始不足,連金正恩也敢不賣特朗普的帳。
上月,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接受《60分鐘時事雜誌》訪問時表示,美國有一種情況叫他非常擔心,約有50萬踏入當打歲月的人,沒有在職場出現,比例比其他發達國家要高。他懷疑這些人可能去了吸毒,或者被抓去了坐牢,成了垮掉了的一代。
相反,內地的年輕人,很多都有一股銳氣,想在有生之年來一次大作為。他們看到馬雲只不過是一個教師出身,卻在短時間裏成就超過李嘉誠。現實是新一代的中國企業家絕大部分都是平民出身,白手興家。年輕人會覺得,這些人能夠做得到的事情,自己也有能力做得到,所以大家都在蠢蠢欲試。他們可不是因為共產黨的號召才這樣做的,而是為了自己的美好人生而豁出去的。
因此,從發展的階段來說,中國是方興未艾,而美國卻已是強弩之末。特朗普只是戰術上強頑,但在戰略上卻處處採取守勢。他要逆勢令美國再次強起來,難度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