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談到阿根廷球王馬勒當拿,朋友給我發來一個電郵,提及1982年阿根廷和英國的福克蘭戰爭。他說,馬勒當拿退役後憶述1986年世界盃阿根廷對英格蘭之役,便說到福克蘭(阿根廷稱為馬爾維納斯)戰爭。
這位朋友的記憶力超強。是的,馬勒當拿在2005年出版的自傳《El Diego》提及「上帝之手」事件,並說「這是復仇」。
今天不講足球,談談1982年4月爆發的福克蘭戰爭。這場在南大西洋的戰爭,打了約10個星期,最後是阿根廷敗陣。這一仗,兩國都有死傷,英國派出航空母艦長途南下參戰,英軍核潛艇擊沉阿根廷巡洋艦「貝加羅爾將軍號」,阿根廷則以「飛魚」導彈擊沉英軍驅逐艦。戰事最後是英軍登陸福克蘭,佔領史丹利港,阿根廷軍投降。
這場戰爭突顯戰爭的殘酷以及國際政治的複雜。表面上,這是英國與阿根廷的戰爭,背後其實是大國的勾心鬥角。美國向英國提供大量空對空導彈,出動通訊衛星保障英軍潛艇與倫敦指揮總部的通訊,並向英國提供衛星氣象資料。法國本是阿根廷的主要武器供應國,阿根廷的「超級軍旗」戰機及「飛魚」導彈都由法國提供。戰爭爆發後,法國宣布對阿根廷禁運,全力阻止阿根廷在國際巿場搜購「飛魚」導彈。
阿根廷是得到蘇聯的一些幫助,主要多是衛星情報,實體軍火援助不多。這一仗是美蘇背後角力,美國對英國出力甚大;法國雖沒有像美國那樣大力相助,英國政府在戰後則讚揚法國是「真正盟友」。阿根廷雖然靠「飛魚」導彈擊沉英艦,畢竟整體軍力不如英國。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自此聲名更噪,政治地位穩固。此役,英國王子安德魯披甲出戰,擔任直升機機師,成為英國傳媒的大新聞。
到了戰後七年後的1989年,英國與阿根廷恢復外交關係,然而各自對福克蘭主權立場並無改變。事隔多年,這場戰爭有兩個畫面仍然鮮明刻印在我的腦海當中:英軍驅逐艦中彈後,甲板上受傷船員被摻扶急救的情況,以及阿根廷軍投降後,丟在地上堆積如山的大量槍械彈藥。這就是戰爭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