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9-12-17 04:30:00
日報

被放棄了嗎

分享:

之前有富二代太子女高調說要放棄這代年輕人,口氣之大讓人噁心不已。當然,你要放棄甚麼人是你個人選擇,你可以放棄你的兒子,甚至也可放棄你的丈夫。然而至於一些你根本從來沒擁有過的人,我實在理解不到你可以如何放棄。


然而即使是那個你「擁有」過的人,你選擇要放棄他,那又代表甚麼呢?比方說,你高調地說你現在要放棄自己的丈夫了,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那個丈夫必定是做了些對不起婚姻的事?你如果說要放棄自己的孩子,旁人又會想,定是你的孩子一直都唔生性,做了許多傷害家人的事吧?你刻意這樣跟大眾說這些話,那些對事情了解不深,又或者智商不太高的人,很容易會立即相信你是受害者,而所謂被放棄的一方便成為故事裡的奸角。


放棄一個人,有需要高調地講的嗎?絕大部分時間答案都是「不需要」,但當然也有例外。印象中好些年前,有女演員的阿媽爛賭成性,欠落大筆賭債。債主臨門,做演員的女兒不斷替母親還債,直至終於忍受不了,公開與母親割席,在鏡頭面前表明要放棄自己阿媽。這樣的「高調放棄」,旁人也很難責怪吧,哪管那是個親生母親。不高調放棄的話,自己恐怕要陷入深淵之中,無止境地幫她埋單,為了保住自己,那也是逼不得已吧。


太子女的「高調放棄」當然跟剛才所講的,距離十萬八千里吧。然而商業社會關係錯綜複雜,一個人決定去放棄另一些人,跟是非對錯往往沒有甚麼關係。真正有關係的,通常也只是「利益」。在做生意的世界裡,利益計算實際上也並無不妥,我放棄了一些人,一些市場,會讓我賺得更多的話,站在生意角度,理由也很合理吧。不過讓人討厭的是,當你明明只為了利益,卻高調將事情包裝成為是非對錯;那些所謂被你「放棄」的人,被你刻劃成為壞人、廢人,那就是虛偽到極了。

adblk6


道不同自然不相為謀,現實生活許多所謂「放棄」,其實也不過是割席而已。你將這個行為說成是「我放棄你」,其實有點像男女朋友分手時,爭著說「依家係我飛你呀!」般一樣幼稚。然而當這些說話出自一個年過七十的阿婆口中,其實也蠻有喜劇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