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我剛大學畢業,任職何俊仁議員的助理,負責處理個案。當年金融風暴後遺症陸續浮現,我見過數以百計負資產的苦主,聽過無數的悲慘經歷。
金融風暴前,香港經濟欣欣向榮,打工年年加薪,樓市股市屢創新高,新盤推售甚至出現「排隊黨」,黑社會爭位炒籌,買樓必賺,很多年輕人財力不足,唯有靠父母資助,甚至將父母的物業加按,以支付首期,或要求親人擔保新居按揭,只求一個幾百呎的安樂窩。
金融風暴令經濟崩潰,公司倒閉、裁員減薪、失業率急升、樓市下挫,令不少業主的物業淪為「負資產」,樓價的跌幅遠超小業主已付的首期和按揭供款,無力供款想放棄物業,還要償還數以十萬元甚至百萬元的差價,方能脫身。搵父母親人擔保按揭的買家,更火燒連環船,連累家人痛失家園,債務纏身。
因為樓市崩潰,很多人以債冚債,財務公司、大耳窿殺上公司、騷擾家人,有人鋌而走險,最終惹上刑事官非,成為階下囚;有人辛勞幾十年,最終一無所有,破產收場;有人家嘈屋閉,「貧賤夫妻百事哀」,互相埋怨買錯樓,最終家散,甚至人亡,不堪經濟壓力、情緒爆煲,自尋短見!
當你深信公司生意會一直向好,人工會年年急升,絕不裁員;
當你深信供樓利息會一直偏低,供永遠抵過租;
當你深信樓價只會上漲,遲買一定走寶;
當你深信世間一片美好,王子和公主會永遠過著幸福的生活;
其實,你正踏上風光明媚的山徑,沿途不斷聽到令人陶醉的金句「租樓等於幫人供樓」、「供平過租」、「有買貴、無買錯」、「結婚一定要買樓」……讓你和身邊的人不知不覺走入絕地!
請記緊Too good to be true,居安思危!這兩句話幫我度過不少風浪,希望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