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生,過去三年歷盡多番波折,終於在前天迎來放榜日。很多考生選擇升讀大學,他們下一個要面臨的挑戰,就是適應那未曾經歷過的自由學習生活。
中學的教學、考試模式,側重訓練學生尋找標準答案。這些往往是老師的答案,而不是學生的答案。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H. Thaler認為世界上的問題,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有明確答案,例如一加二等於三這些數學公式;第二類則沒有明確答案,像是該為發展城市而拆毀歷史建築物嗎?這種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需要更縝密的邏輯思維、獨立的思辨能力,將不同訊息結合而作出適當判斷。
在大學裏最重要學習的,是如何思考,而不是背誦。在課堂上,不要習慣保持沉默。不用介意自己的想法是否接近標準答案,亦不要害怕其他人不同意甚至是反駁的聲音。學習從已有的豐富知識中跳脫出來,提出更具開創性的見解,這是別人複製不了,也無法取代的寶貴資產。
這一屆的考生在社會動盪不已的時刻踏上高中生涯,隨著新冠肺炎疫症肆虐,再墮入停課、網課、復課再停課的無限循環。於文憑試即將開考前一個月,香港更步入第五波疫情巔峰,令考生在有機會因確診而須隔離的惶恐中度日。經歷各種不確定的處境,他們更應該領悟到,人生所遇到的難題,並不是全部都有標準答案。正是因為對事情有不同考量,才能找出最理想的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