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香港一些古舊影像記憶猶新,這些記憶主要是來自網上舊照片,而這些黑白照片多出自鍾文略、何藩、邱良、陳迹等幾位攝影名家之手。其中,鍾文略出道較早,作品最多,而且他成功保留了大量影像底片,其子鍾易理重新整理父親舊藏,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欣賞鍾氏昔日的光影世界。
鍾文略早年從廣東新會到香港拜師學畫藝,後來在戲院畫廣告畫,因長期接觸電影和結識了不少明星,開始對攝影發生興趣。他拿着相機走上街頭捕捉社會百態,幾十年來積累了無數作品,五、六十年代香港的街頭小景、白領麗人倩影、小市民生活百態等等,都是鍾文略的入鏡題材。那些年,只有菲林相機,菲林沖曬後要保存底片是頗為頭痛的事,日子久了重疊的底片會黏緊或發霉失色,到最後這些珍貴底片不得不忍痛放棄丟入垃圾桶;鍾文略在這方面卻很有遠見,他認為底片不好好保存,日後便會後悔莫及。
鍾氏不僅成功把數以萬計底片保存,而且他悉心分門別類,清楚記上拍攝年份和地點,更為每一張照片寫下冲曬秘笈。鍾文略1991年退休,他把影樓生意及超過12,000張已冲曬的相片交給兒子鍾易理。2018年鍾文略以93高齡辭世,鍾易理「的起心肝」籌劃如何把父親的遺作發揚光大。
筆者參觀過鍾易理設在北角新都城大廈樓上的工作室,室內牆上掛有多張鍾文略經典作品,當然少不了多部名貴攝影機和曬相機,鍾易理每天就在這裡挑選父親留下的底片,然後用傳統的「銀鹽相紙」和技術重新冲曬成一張張很具欣賞價值的照片。走進鍾易理的工作室,就像進入時光隧道,回到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鍾易理在旁講解照片構圖、採光角度如何精妙等等,筆者只能用「妙到毫巔」去形容。
在「f22攝影空間」創辦人蘇彰德支持下,鍾易理精心挑選了30多張父親五、六十年代的傑作在半島酒店商場展出。《長影—鍾文略》展期由即日起至2021年1月31日。以「長影」命名,是要突顯鍾文略在捕捉各式人情的同時,如何通過其藝術視點把現實糅合於光與影。蘇彰德說:「鍾文略先生以唯美的故事影像,帶領觀眾漫遊時空,沉醉於一個令人著迷的年代的樂與情。」鍾易理特別提到其中一張展品,照片叫做「食水難」,拍攝於1959年柴灣街頭,畫面是婦人在發呆「等水」,記錄當年制水苦況。「這張相片得到多個攝影獎,是父親成名作。」除了今次攝影展之外,鍾易理還有連串計劃,要把父親留下的美好光影,進一步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