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博物館正展出一個有關電影美術的展覽,非常有趣,而且表現出香港人的「can do」精神。
可能一般人對電影美術有個誤解,以為他們只是做靚衫,把電影明星打扮得漂漂亮亮上鏡,但事實上,電影的美術負責的範圍大到不得了,簡單說就是幫整套電影化妝,營造氣氛,幫忙觀眾更容易進入電影。
還記得周星馳的「西遊」嗎?第一幕是魚妖出場,它出現在一個小漁村,而整條漁村是由無到有,由一班美指設計,畫圖再建築。還有狄仁傑中的一匹神驅,入水能游,出水能跑,你以為是特技?一隻一比一的機械馬,其實是來自一位本地資深師傅手筆,據說他是徐克導演班底的重要一員。 展覽展出了他如何觀察馬匹的跑步姿勢,再畫圖建造。 這個展覽讓我發現電影的美術指導的知識面甚廣,是半個藝術家,又是半個建築師,更是半個機械工程師。總之電影需要甚麼,他們就要找來甚麼,找不到的話就自己設計自己做!
我好奇問導賞的文念中導演,他本身也是著名的美術指導,到底要成為電影的美術指導是來自學院哪些學派?文導演想了一下,笑着說:「甚麼都有!不論budget緊,還是時間緊迫,總之要搞掂就一定會搞得掂。」是不是很香港仔精神?總之就是CAN DO!
展覽中我還有一個發現,就是當紅的女明星都是非常瘦,看她們的戲服都是加細碼,例如張曼玉在《阮玲玉》(1991年)的旗袍,章子怡在《十面埋伏》(2004年)的舞衣,林青霞在《重慶森林》的乾濕褸都很小,可見做電影明星確是不易,起碼要長期減肥。
這次展覽籌備了3年,資料非常豐富,是一個很有誠意,很值得看的展覽,展期至9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