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除貿易往來,也推動藝術、宗教和技術交流。國家文物局多年來一直倡議保護海上絲綢之路,以及開展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工作。
在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成立後,中國沿海城市陸續加入,香港在上月的聯盟會議上,獲接納成為聯盟中的一員,將與內地33個城市共同參與海上絲路的申遺工作。
香港地理上位處珠江三角洲邊陲,靠近廣州,是大江、大陸、大洋的交匯點,自古以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商舶來往廣州,必經香港水道,屯門、九龍灣、竹篙灣等均是商船的天然良港,讓商船停泊和補給,本地現存不少考古遺址和歷史建築均見證香港與海上絲路的緊密關係。
屯門在古代曾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也是最早記載在中國官方史籍的香港地名。《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根據《唐會要》記錄,開元年間「廣州寶安縣新置屯門鎮,領兵二千人,以防海口。」反映唐代的屯門是廣州的外港,是商船進出廣州的必經之地。
九龍灣聖山宋代聚落、明代的竹篙灣貿易點、清代佛頭洲稅關等考古遺址,均說明宋代以來,香港沿海一帶已有頻繁的商貿活動。
九龍灣聖山(即現時宋皇臺站)出土70多萬件宋元陶瓷碎片,包括香爐、龍泉窰系青瓷、福建窰系青釉瓷等,這些陶瓷分別來自廣東、福建、浙江、江西的窰場,說明內地陶瓷產品,經香港運外銷往東南亞以至歐洲等地。
大嶼山竹篙灣曾出土大量明代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碎片,歷史學家推斷,明初下令海禁,對蓬勃的海上貿易帶來沉重打擊,竹篙灣可能是明代海上絲路一個走私地點。江西景德鎮的瓷器經水路運到廣州後,商人再利用小艇將貨物偷運至竹篙灣,貨物裝載到遠洋船隻後,商人便把破損的瓷器丟棄或埋入深溝中。
專家發現,里斯本山度士皇宫(Santos Palace)的青花瓷,以及在敘利亞和其他地中海東部地區發現的中國古瓷器,瓷坯顏色、紋飾等與竹篙灣發現的碎片明顯相似,顯示香港於十六世紀的東西方海上貿易有著一定角色。
此外,明清時期的海防軍事設施,例如佛堂門炮台、東涌寨城、大嶼山雞翼角炮台、東涌小炮台、九龍寨城等,以及民用導航設施,如鶴咀燈塔、青洲燈塔、橫瀾燈塔、尖沙咀報時塔等,還有碼頭設施龍津石橋,這些考古遺址均與海上商貿活動有直接關係。
在貿易交流的基礎上,也帶動文化與宗教交流,屯門杯渡巖遺跡、大廟灣天后廟、聖約翰座堂、回教清真禮拜總堂等,這些遺存及歷史建築反映香港作為海上絲路的中轉站,在宗教傳播和文化交流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和地位。
香港成為海上絲路申遺城市聯盟一員,日後將在相關遺址的保護研究、展示利用、宣傳推廣等工作,深化與其他申遺城市的合作交流,為推動海上絲路申遺出力。
作者為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