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越來越多考古資料顯示,香港是海上絲綢之路南海航路的中轉站,屯門、九龍灣、竹篙灣等,均是商船停泊和補給的天然良港。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香港獲邀參與現時在廣州及十月在馬六甲舉行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
香港開埠以來成為自由貿易港,頻繁的國際貿易帶來廣泛的人文交流。不同宗教如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傳播至香港,與本地華人傳統民間宗教並存,不同族群和信眾相互包容,多元共處。英國人在港島北岸建設的維多利亞城內,矗立著基督教的聖約翰座堂、天主教的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回教清真禮拜總堂、猶太教莉亞堂,以及中國傳統的文武廟,這些多元的宗教處所保留至今,並仍然發揮著凝聚社區的宗教功能,同時是海上絲綢之路對香港帶來深遠影響的活見證。
在廣州南越王博物院展出的「從廣州出發 —“南海I號”與海上絲綢之路」展覽,正是以九至十三世紀期間海上絲綢之路為背景,透過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南海I號古沉船、佛山奇石窰和文頭嶺窰址、南海神廟、香港宋皇臺遺址等的最新考古發現,展示海上貿易和陶瓷生產的盛況。這是香港於去年底加入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之後,粵、港、澳三地首個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專題展覽。
廣州地處珠江入海口,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僧侶、使者和商賈首選從廣州出發,經南海航路前往東南亞、中東以至北非等地。南海I號是一艘南宋時代的商船, 1987年於廣東省台山、陽江交界的海域被發現,經過多年研究打撈方案後,於2007年以鋼沉箱包裹整艘沉船然後起吊出水,開闢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模式。研究團隊經多年發掘,從這艘古沉船出水超過18萬件文物。
南海I號的沉船地點距離廣州不遠,唐宋時期已經是東方第一大港的廣州,與這艘船有甚麼關連?而香港當時又扮演甚麼角色?這些都是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的重要課題。
打開相關謎團全靠在船上找到的醬釉罐與醬釉陶片。研究團隊通過考古類型學比對、田野調查、考古發掘、科技檢測等多學科研究方法,確定船上部份醬釉罐、陶片和廣州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的同類器物,均為佛山南海奇石窰、文頭嶺窰所生產。考古學者一般稱這類醬釉罐為「廣東罐」,反映南海I號與廣東陶瓷窰口生產地和廣州貿易古港密切相關,很可能在800多年前曾停靠在廣州裝貨,然後出發前往海外貿易國。
在香港,鄰近九龍灣的宋皇臺和大磡村遺址,近年的考古發掘也出土不少「廣東罐」碎片,其中一些陶片的銘文與南海I號相似,更發現刻有北宋「大觀二年」(1108年)和南宋「紹興九年」(1139年)的醬釉陶片,反映香港在宋元時代的海上貿易所發揮的角色。在廣州的展覽中,有22 件展品是來自宋皇臺聖山遺址出土的文物。
至於馬來西亞馬六甲,當地鄭和文化館將舉辦「四海通達——海上絲綢之路圖片展」,香港亦參與其中。我們以「香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節點」為題,透過多幀精選照片,介紹過去二千年來,香港在南海貿易上發揮的重要作用。
讀者如果對海上絲綢之路有興趣,歡迎前往廣州參觀這個展覽,展期至今年10月8 日。至於有機會到馬六甲旅遊的朋友,也不要錯過在鄭和文化館舉行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