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1-17 06:00:00

《何者》:人生不如戲

分享:

「有些人很介意別人作狀,自感橫眉冷看,其實本身就很作狀;一開始張揚到慌死人唔覺你作狀,反而是最真誠。」《何者》想表達的似乎就是這回事。故事以「劇場」與「求職場/社交網絡」對比,指後者是殘酷又虛偽的現實;前者是藝術的追求,虛構卻是真誠的。

男主角拓人在大學劇社跟烏丸是創作上的好拍檔,後來求職期來臨,拓人跟其他學生一樣投入繁複的求職活動;烏丸則在外全職創作戲劇,那怕劣評如潮。拓人求職期間,與幾位朋友天天商討對策,互相鼓勵,另一方面卻抽離旁觀,在匿名Twitter帳戶對他們冷嘲熱諷。與其說他自視為觀戲者,不如說他站在導演的位置,指指點點,其實是背棄理想的自我補償。

拓人所經歷的正是在人生分岔口的一種分裂,要同時走上兩條歧路,那是不可能的。烏丸是拓人的另一個自我,一個在表現差勁的劇場工作者。拓人自問不想那樣子活,問題是他除了戲劇之外根本甚麼也幹不了,仍在「全職求職」。導演以「這是一台劇」的手法表達「拓人自以為超然旁觀者,其實是戲中人」,但「觀眾」並不像拓人一樣指指點點,而是熱烈拍掌--那場景大概才是拓人心中最渴望的事情吧!若說人生如戲,社交媒體和求職面試表達的自我形象像演戲般虛偽,並不盡然,因為在《何者》中,戲劇才是最真誠的,最少會把自身的虛構性質表露出來。

導演在整齣戲中都不讓烏丸露出正面,彷彿只是拓人腦海中的幻象。「烏丸」身處的戲劇世界是真實的嗎?他會否只是象徵拓人「未有選擇的那條路」因而念念不忘的一個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