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0-04-24 04:30:00
日報

《無知的我、活在「武肺」時》[22] 歐美只會衰退,大蕭條卻在中國(4/8)

分享:

眼見美國、澳洲和歐洲大經濟體的國家紛紛在公民的輿論壓力下,提出和中國大陸的經濟脫鈎與政治疏離,筆者因此擔心世界經濟模式將回到一百年前,西方發達國家只與同樣施行資本主義與民主制度的國家進行生意往來,若想與東方人交易,將選擇與自己意識形態相近的「民主國家」進行投資、設廠和做生意。如果真的如此,美國、澳洲和和歐洲各國自己製造東西,不用中國來製造,然後其他國家投資者都相繼離開中國,那麼中國這一號稱「世界工廠」還有甚麼東西出口?一旦沒有了出口,還拿甚麼可吸引外資來中國,到時,西方經濟就不會大蕭條,但中國就會發生大蕭條!


上一次經濟大蕭條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一戰是1914年至1919年在歐洲發生的,歐洲打仗至末期時,不幸的西班牙流感卻在1918年發生,一直持續到1920年12月。這兩重大事加在一起,使得整個歐洲陷入極度艱難的處境,滿目瘡痍。一戰結束後重建就只能靠進口大量物資,當時最近歐洲的最大工業國是美國,他們走在工業革命的前列,訂單因而接踵而來。所以,從1920年起美國經濟穩步上揚,沒幾年便快速增長,有關公司的股票價格升勢亦迅速進入非理性的亢奮,從1923年至1929年間,道指上漲達五倍,並於1929年9月3日升至最高峰的381.17點。但及後一個月內,市場上不時出現大手賣出股票的情況,間中卻又見到股市短暫上揚和復甦,道指一度蒸發17%。踏入10月初,股票市場大幅波動,道指再見起色,超過一半在上月損手的股民賺回虧蝕;那時的資訊沒那麼流通,沒那麼公開,很多銀行家和資深的投資者有其專業團隊幫他們分析,發現不行了,發現原來歐洲經過9年的重建後,他們自己有了相關基建和生產系統,國與國間開始互通有無,可以自己設廠生產東西,給美國的訂單將會越來越少了。那些醒目的投資者想到這可不行,美國可能每年因此會少了二至三成的訂單,經濟數年下來豈非會受重挫?所以第一批醒目投資者立即在股票市場大拋售。

adblk6

筆者從事國際金融銀行業務卅多年,現職大學客座副教授和國際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