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2-15 06:00:00

10年

分享:

你會發覺本星期的立法會會議有點與別不同:連續3天開會、開至晚上10點、議員可以連續發言30分鐘——因為,討論本年度施政報告的時候到了。


立法會沒有權力去通過或否決施政報告,我們辯論的,是一個叫「致謝議案」的東西,議案的內容年年如是:「本會感謝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這種在政府首長發表施政報告後對他講聲多謝的做法源遠流長,早於1968年英治時期的立法會就已列入會議常規;而這傳統當然是承襲英國國會的做法,國會會期首日,英女皇會宣讀「敕語」,說明政府在會期內要處理的事務,說完後便會有議員動議向女皇致謝。


很多英聯邦地區都沿用這種做法,回歸之後的香港亦然。特首發表施政報告後,立法會會安排3天去辯論致謝議案,辯論按不同主題分成5節,每節都有對應的官員在席聽發言和回應,議員們每人有總共30分鐘的發言時間,怎樣用,就靠自己分配安排——公民黨黨主席梁家傑在對上兩年的辯論,都是一次過講足半小時,實在是非常瘋狂也很考驗體力的安排。


致謝本來只是個禮節性的安排,say句thank you沒有甚麼成本;不過,近年就漸漸成為政治表態,尤其是對民主派而言,通過致謝,便代表認同這份施政報告,甚至是認同政府施政方針。

adblk6


還好,這議案會分組點票,要過並不容易。事實上,過去9年的致謝都被否決,今年會否「10連negative」,星期五晚便會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