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月除了是玲姐(川久保玲)月,亦是哥本哈根時裝峰會(Copenhagen Fashion Summit)舉行之時,時裝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可說已成為不少傳媒人關心的課題。上周跟首次來港的時尚婆婆Iris Apfel傾偈,席上有行家問她怎看時裝業作為全球第二大污染工業、快時裝、人們是否應該買少啲衫等等,我都知這些話題好掃興,Iris婆婆答得也爽快:問題不在買唔買,而應該由源頭入手,例如生產過程減少浪費及污染等等,就好像汽車一樣,車點都要揸,但可以轉用乾淨能源;她甚至認為,快時裝提供了便宜選擇,讓年輕人不用付上高昂代價,也可接觸時尚。撰文:Carman Chan
2030是死線
我不能說Iris婆婆言不成理,但她的看法,十年前可能仍然說得過去。由09年開始舉辦的哥本哈根時裝峰會,每年都為時裝的可持續發展定大計及方向,呼籲業界關注。但口講關注,實際進展卻依然慢到不行。根據大會資料,時裝業佔用的地球資源,例如水、棉花、能源等等,已經超前消耗,達到1.6個地球,如果運作方式不變,到2030年,就要兩個地球,才能應付時裝業的增長需要。
時裝循環付諸行動
聽來好可怕,是以今年峰會的主題也愈發逼切了,題為「Call to Action for a Circular Fashion System」,已經不再只是呼籲,而是要付諸行動。大會主辦當局Global Fashion Agenda的主席Eva Kruse,亦是主催峰會成立的始創人,要求各大企業,都要認真思考將生產方式來個大逆轉,由直線變為循環,通過回收循環再造,期望可以close the loop,最好在今年內開始執行。聽到她的呼籲,我覺得不可思議,但最不可思議是,參與的大型企業當中,不少包括我們都熟悉的名字,如adidas、H&M、Kering等,都同意這個大方向,並簽署有關協議。
不要空泛承諾
雖然哥本哈根時裝峰會不及巴黎氣候會議般受注目,但今次的成果,值得大家密切關注及跟進,正如一直關注時裝環保議題的Livia Firth(男星Colin Firth太太)所言,如果每年峰會都只定下空泛的承諾,直到她老死的一天,都不會看見實質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