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似乎對「年份」這東西特別眷顧,女人會不惜一切保護它的私隱,男人會執迷不悔迷思它的價值,中國人世代忘不了1989,香港人快樂指標中轉站是1997,科幻片迷對1984、2001、2010、2020……曾有過無限憧憬想像;至於流行樂迷,聽老外金曲成長的,無論是Zagar & Evans原版或Visage改版的《In The Year 2525》,必屬一聽難忘,聽中港台流行曲的,應該知道台灣樂團1976,如今,同是四人樂隊,來自英國流行音樂勝地曼徹斯特,則有比他們名字上細小一年的The 1975,不如就由一九七五說起。
黃金音樂歲月
1975年,你來到這世上沒有?不要懶聰明,又以為The 1975四子是出生於1975年,據主音歌手Matthew Healy解說,一切緣自美國五十年代的Beat Generation文化,從當時出版的一本詩集末頁,見到「1 June, The 1975」有感而發,樂隊早於11年前十四、五歲開始夾band至今,直至去年才正式以The 1975之名殺出新路;那麼,香港樂壇的1975年又是如何?聽著The 1975充滿青春活力的流行搖擺樂,卻竟想到一張名為《100% In Gold 本年度金唱片紀念歌選》本地合輯,只因此為1975年的金唱片集體回憶,那仍是一個「Band Band咁嘅聲」的好音樂時代,輯錄許冠傑、溫拿、陳秋霞及Amina最清純無敵好聲音,試問,你還記得上屆金唱片頒獎典禮是哪一年嗎?抑或,你根本不知金唱片是何事?
八九十迴音閣
記得初認識The 1975是今年5、6月左右,那是來自他們第四張EP《IV》的《The City》,先被強勢迫人的鼓擊引子吸引,snare部分的混聲處理,已很重八十懷舊聲源,到主音Healy帶點似Placebo的Brian Molko聲演餘韻,與及電結他及一些電音編排的層次推進,型格十足,然後再聽到另一細碟單曲《Chocolate》,爽朗直接的結他pop手法,令人想起Climie Fisher,也活像曾出現於已故導演John Hughes電影的選曲之一,沒錯,完全是重拾回《Pretty In Pink》及《Some Kind Of Wonderful》八十青春好戲氛基因;那麼,1975年的金像經典名片《飛越瘋人院》你又看過未?積尼高遜「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之餘,主流非主流,河水犯井水,世事無絕對,人生本無常又是否沒道理,對比38年前後,活在當下,天天都有人都癲的都市怪談在上演。
現代集成中心
聽畢The 1975首張同名專輯,發現他們又染上不少新生代樂隊集成症候群,即是一碟多格化,好明顯《The City》、《Chocolate》及《Sex》幾首主打細碟先聲奪人,可惜其他side-cut後勁不繼,好似《M.O.N.E.Y.》形同一般boy group式的R&B取向,及《Is There Somebody Who Can Watch You》的美派主流鋼琴ballad,直令The 1975變得性格模糊不清,其他如《Settle Down》、《She Way Out》及《Pressure》更跟《Chocolate》一式一樣的倒模再造,只剩下《Heart Out》及《Robbers》較可聽一點;話雖此說,雙CD特別版一次過將他們首四張EP全輯錄,反找回The 1975更精采的Indie Pop魅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