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都市日報》在香港發行的時候,我是少數看好的廣告人,我認為免費報紙將會冒起得很快,成為主流媒體。我的理據是,經濟學上有一個叫「penny gap」的概念,當很便宜的東西,變成免費後,需求會大幅上升;反之亦然,當免費的物品收取一個微薄的費用時,需求會大幅萎縮。例如,當初香港實行膠袋稅的時候,5毫子的收費已經令膠袋使用量下跌七成。
雖然免費報紙的內容,比收費報紙「單薄」很多,不少傳媒人和學者都嗤之以鼻,我還是斷言,免費報紙的讀者必然超越收費報紙,加上免費報紙在港鐵沿線派發,吸引上班族讀者群,讀者的巨大數量和良好質量,必然吸引大量廣告客戶,這種商業模式絕對可行,而結果《都市日報》也成功地快速賺錢。
《都市日報》的成功,吸引了《am730》和《頭條日報》加入戰圈,甚至後來的《晴報》和《爽報》也加入競爭,免費報紙市場才開始飽和。然而,真正衝擊免費報紙的是互聯網,尤其是智能電話和社交媒體的出現。現在,我估計沒有一份免費報紙是賺錢的,我甚至可以斷言,即使市場在汰弱留強後,剩下的「死剩種」也不會賺錢。
有些人認為免費報紙數碼化是一條出路。但我認為數碼化並不是靈丹妙藥,甚至會加速免費報紙的死亡,因為投入的資源,遠高於廣告收益。互聯網廣告已經過了高增長期,現在連Meta和Google也開始裁員,期望數碼化投資長遠能轉化成利潤是妙想天開,免費報紙已經無法用現時的商業模式生存下去,下星期再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