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筆者決定再多寫五期,就暫時結束與大家共渡三年的本專欄。所以現在藉此機會與各位回顧一下過去三年來,香港乃至全球在可持續發展與碳中和道路上所走過的旅程。
三年前,當我們提起「碳中和」、「碳達峰」這些詞語時,它們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還是一片神秘的領域。然而,時光荏苒,這些概念如今已成為日常對話中的常客,甚至在某些場合下,成為了評估企業與個人行為的重要標準。
從國家層面上看,自巴黎氣候峰會以來,各國政府承擔起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並逐步落實相關政策。雖然這一過程並未帶來太多令人驚喜的突破,但它穩穩地推動著全球向更環保的方向邁進。相比之下,企業界對碳中和態度的轉變則更加引人注目。曾經,許多企業將「碳中和」視為一種增加成本、不帶來直接收益的負擔。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通過碳交易等機制,碳中和不僅能減少環境影響,還可以成為新的收入來源。這種轉變,標誌著商業模式正朝著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演進。
而在個人層面,年輕一代對於環保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這一點尤其值得欣慰。許多年輕人在購物時,會主動選擇那些環境影響較小的產品,並將碳足跡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這種消費觀念的轉變,離不開政府的引導和支持。比如在香港,碳足跡已被納入公司合規條件之一;而在歐盟,碳足跡更是成為產品進口的先決條件,甚至影響到該產品關稅標準。這些措施不僅提高了公眾的環保意識,也促使更多企業加入到綠色轉型的大潮中來。
總結這三年來的變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從國家政策到企業實踐,再到個人行為,每一個層面都在不斷進步。雖然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滿挑戰,但只要我們繼續努力,綠色未來的願景便不再遙不可及。
房中大象:碳捕獲與封存技術的發展速度,與預期的分別大嗎?
學生回饋
學生姓名:吳興恒
班別:中六丙班
學校: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十分同意現在年輕一代對環保的重視有所提升。年輕人代表社會的未來。年輕人對將來有希望,即是社會將來有希望。碳中和、保持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等等,不是一朝一日能夠達成和維持的;而是要一代人一代人不斷地努力下去才有可能達致。薪火相傳,把人類與自然環境共存的信念一代一代傳下去,是環保能否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