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8-04-18 06:00:00

教孩子先要教好爸媽

分享:

在工作經驗裡,我體會到兒童的性格情緒成長,家長教育比孩子教育更為重要。兒女出生就像一張白紙,每天也參考著大人的言行學習,在他們年幼未真正懂事時,家長希望為子女的人生編寫一個怎樣的開始?
 

溺愛型
這類型的家長讓孩子感受到被愛,想他們開心,但過分寵愛容易令子女變得依賴。例如孩子有能力完成的事情,都由家長或工人姐姐代勞,飯不用自己吃,襪子也不是自己穿;如果物質太過豐富,又容易令孩子變得不懂珍惜;做錯了事情不用他們承擔後果,太過自由,很快孩子便會變成小霸王。家長們往往因為「趕時間」而協助小朋友完成工作。但也要緊記這樣做長遠會剝削了小孩學習的權利,將來容易變成自理能力低、態度不積極,沒自信的人啊!



adblk5


批評型
這類的家長十分普遍,孩子做甚麼也總覺得未夠好,「為甚麼你寫字總是東歪西倒?」「為甚麼你總是這麼不小心?」「我重視的不是成績,而是你的態度!你可否坐好一點,不要像蛇那麼懶!」如果家長總是看到女子不完美那一面,孩子容易變得沒自信或反叛,也不會有動機把事情做好,與家長關係不會良好,很快也變成對自己和對別人只懂得批評的人。


愛與權威型
這類型家長讓孩子感受到他們的愛,親子間有足夠及有質素的相處時間,享有親密和良好的關係。當孩子犯錯、扭計或不聽話的時候,這類型家長能夠控制情緒,明白小朋友當刻感受,告訴他們犯錯的地方及讓孩子承擔一些後果。他們對子女有足夠信任,讓他們在經驗中慢慢學習並改過。家長的決定要堅定,但不用惡、恐嚇或侮辱的說話迫使他們聽話;問題未必立刻改正過來,但孩子感覺到被尊重和信任,便會較少用反叛的方法跟家長作對。

三言兩語未能把管教孩子的所有秘訣在這裡詳盡分享,大家不妨反思,自己的管教模式是否為孩子編寫著你所希望的好開始?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