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高級西餐廳享用沙律自助餐,經常會見到像娃娃菜般的白菜,除了一般用在伴碟之外,有時把葉莖盛著配料。
這種苦白菜中文名字有不同的翻譯,同時亦有紅色及白色之分,不同地方有不同叫法,例如Chicory、Endive,是白色的苦白菜,又稱作菊苣、苞菜或苦白菜等。紅色葉片的則稱作Treviso Radicchio,中文稱作紅菊苣。
苦白菜原產於地中海、中亞及北非,輾轉流入歐洲各地,多於天氣較冷地區種植。
據說這種植物在咖啡尚未普及的年代,歐洲人用它來製作提神飲料。在意大利居住時,我經常會用意大利紅菊苣來燴飯;用來加入橄欖油炒香,拌一些10年陳醋來吃,也可中和它的苦味。意大利朋友說,每當她長青春痘時,她總會買一些紅菊苣來吃,青春痘翌日便會消失,想不到,外國也有類似清熱解毒的食療。
營養師說,苦白菜含較多纖維,有助腸胃消化和改善便秘。減肥人士多吃它也不怕,因為苦白菜熱量較少,對要控制體重人士來說是不錯的食材。苦白菜當中更含較高量的維他命A及K,前者有助抗氧化,後者有助傷口凝血。唯對腎功能較弱人士來說,應注意鉀的吸取量;維他命A也因是脂溶性,又儲存於肝臟,不易排走,吸收過量者不應飲太多酒;維他命K吸取量過多,也對正服用薄血藥人士產生不良藥效,因此,上述人士應吃少於一碗分量。
如果想一親紅菊苣的香澤,不妨到帝苑酒店的Sabatini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