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我們在香港可以輕鬆地享盡各國美饌,但不知大家又有否留意餐飲業應用了哪些科技呢?香港約有15,000間持牌食肆,由大集團到小本經營的餐廳應有盡有,最容易讓客人留意到的必定是訂位、等位、點菜及付款的過程。近年,有不少食肆已採用了等位APP,讓客人免受「呆等」之苦,進入餐廳後,又會使用平板電腦代替人手點餐,到付款方面,電子支付正漸漸滲透到中小型食肆,大家不難發現收銀櫃枱放滿各個品牌的支付裝置!
不過,餐飲業使用的科技豈只如此,我忽發奇想,於是便邀請叙福樓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黃傑龍先生,出席我在《am730》主持的節目「創科Double Up」,與大家分享業界如何應用創科。他談到一些顧客接觸不到的部分,其實也廣泛地使用了各種科技軟件和硬件。餐飲業作為勞工密集的服務行業,管理人力資源是重要的任務,因應最低工資的要求,人力資源部門需要更有系統地紀錄員工出勤,因此採用人力資源軟件的企業日增,也多了公司改用面部識別的「打卡」系統,杜絕「造馬」情況。
食材採購方面,本港較有規模的食肆已應用電子採購系統,但個體戶仍主要靠電話和傳真等固有方式向食品供應商取貨,他形容:「先進的就用電郵,打電話的仍有好多,到月尾核數時就有困難及易出錯。」他分享曾到日本考察,看到有多達三至四成的食肆採用同一個公用的採購系統,一站式的價格、訂貨和付費,十分方便,「就像是餐飲業的阿里巴巴」。他期望,香港的科技界及飲食界未來可合作開發採購平台,這將會是很大的商機。
香港餐飲業應用科技也有其困難之處,例如因為空間不足,他評估香港難以自行開發或引入外國的「傳菜機械人」及其他大型機器。黃傑龍主意多多,又考究過在餐廳使用面部識別系統,配合大數據使用,讓侍應能在短時間內摸清客人的口味,但做法還需先通過私隱爭議這一關,若想在餐廳試行,看來還有漫長的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