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打了一年多,固然,俄羅斯打不倒烏克蘭,已盡顯它的虛弱,可是北約的狀況也好不了多少,這從烏克蘭的反攻幾乎毫無成果,可見一斑。
表面上,俄羅斯好像未出全力,但是北約保留了更多的實力,畢竟,大家都知道,絕大部分的力量只能夠留來威嚇對方,皆因如果武器和軍人都使光了,對方必然馬上會攻過來。因此,大家只能夠在限定地方,去打一場有限度戰爭,減少損失。
但說到底,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已證明了,它和北約相差甚遠,只要北約願意作出足夠的犧牲,必然可以摧毀俄軍。問題只在於,它忌憚俄羅斯手頭的六千枚核武器。
事實上,普京早已放出過狠話,就是說如果俄羅斯不存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沒存在的必要,以恐嚇西方如要打進俄羅斯本土,它將會使用核武器。
因此,直至今日,西方仍然十分克制,戰事只是局限於烏克蘭本土,只敢偷偷越過國境,作出零星的襲擊,雖然,烏克蘭在日前已開始承認攻擊俄羅斯本土,但這似乎恰好是證明了,烏方的軍事狀況並不理想,皆因這是軍事定律:必然是形勢不如理想的一方,才會升級攻勢。
然而,縱然是俄羅斯形勢不利,普京又會否真如其言,悍然使用核彈呢?
第一當然是,使用核彈等如宣判自己的死亡,不到絕路,不會這樣做。第二是,俄羅斯高官權貴在西方的利益太大,雖然現在被西方凍結了大量資產,但是住在西方的子女親人,也絕不在少數,這自然會投鼠忌器。
更大的原因,是核彈的威力存疑,恐怕炸了一枚,「只能」殺掉三幾千人,反而減少了威嚇力。
當年的廣島,幾乎全部是木建築,現時倖存的「原爆圓形館」,距離爆炸中心不過是二百公尺,但還可倖存了一部分。今日的核彈威力固然比以前大了很多倍,可是混凝土建築物的數量也以幾何級數增加。數據證明,如用相同的成本,製造傳統炸藥所得到的爆炸力,遠高於核彈,而核彈的真正用途,是放在長程導彈之上,皆因導彈成本高昂,如用普通炸藥,則又不划算了。
至於核輻射,則可吃碘片去減輕損害,然後急速逃離現場,也有可能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