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在保守黨有「鐵娘子」之稱的首相戴卓爾夫人主政的年代,為減輕政府財政負擔,一場國企私有化浪潮曾席捲多項主要公用事業,從石油、電訊、航天、燃氣、鐵路,部分地方供電、供水及污水處理公司亦透過出售予私營機構被私有化,實行用者自付,實屬全球罕見。記得當年在英國修讀經濟學士學位時,有家底豐厚而又充滿生意頭腦的同班同學已懂得學以致用,把零用錢投資於相關股份,最記得其中一位同學常常會留意英國燃氣(British Gas)和英國石油(British Petroleum)的股價表現。
想當年在英國買賣股票,從交易到完成交收起碼花一星期,如此長的交易時間,交投自然不會如香港般普及。普羅散戶亦少有關注英國股市表現,在未有互聯網的年代,電視上又沒有談股論市的節目,股市資訊流通慢,最𣈱銷的報紙是以八卦新聞見稱的《太陽報》(The Sun )、《每日鏡報》(Daily Mirror)或《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想找一份英國《金融時報》絕不容易,住在埠仔的居民,亦沒有多少人談論87年股災事件,對英國1990年10月加入及1992年9月脫離ERM更是懵盛盛。
眾所周知,倫敦一直是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倫敦證券交易所一直都是英國自由市場經濟的象徵。富時100指數亦是阿斯利康(AstraZeneca)、殼牌(Shell)和滙豐控股(005)等主導全球產業之公司所在地。可是,近年當地交易量大跌,已有英國公司選擇在其他市場上市。
2023年,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籌集資金上市金額規模僅為10億美元,是自2009年以來新低。去年英國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總部位於英國劍橋的晶片設計公司Arm Holdings Plc經眾政府部長積極遊說、甚至提出放寬英國上市規則,Arm的日本母公司軟銀集團還是選擇重返紐約公開市場而不在倫敦上市,對英國上市地位吸引力構成沉重打擊。儘管中國大眾快時尚品牌巨頭Shein考慮把IPO從紐約轉移倫敦,紐約本屬首選。
倫敦交易活動較全球金融危機前最高峰大幅萎縮,富時指數日均交易量從2007年同月的近150億英鎊,大幅萎縮至今年2月的約34億英鎊。成交量向下,估值亦相對被削弱。按預測市盈率,截至今年2月底,MSCI英國股票指數交易價格較美國股票指數低46%。從部分知名英國上市公司如Deliveroo及Dr Martens 的股價表現可見,估值受損,連企業形象亦被弱化。
倫敦證交所正被競爭對手的證券交易所排擠。據彭博編製數據顯示,倫敦上市股票的總市值從2007年4.3萬億美元的高峰降至2024年2月的約3萬億美元。同期,美國股票市值幾近翻了三番,達到53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