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10-25 06:00:00

奇怪的學科,奇怪的專業

分享:
香港大學最近推出文理學士等新辦課程。(資料圖片)

香港大學最近推出文理學士等新辦課程。(資料圖片)

近來新興一個有趣的職業叫「驗樓師」,順應著熾熱樓市而生,常在媒體上檢驗新盤的裝修工程有無甩漏,收視率奇高。我問了好些地產商、研究樓市的朋友,無人可以精準解釋這個驗樓行業的內情,如何興起等。後來網上查探才知,原來職訓局、青協都有驗樓課程,無殼蝸牛的我真是孤陋寡聞了,原來驗樓有是得讀,更開始走向專業化,說不定未來大學會有一個驗樓的學位資格。
 

香港的大學最近新辦了不少課程,港大推出了文理學士、文理學士(應用人工智能)、文理學士(設計+)、文理學士(金融科技)、文理學士(環球衛生及發展),以及一個供副學士申請的高年級學士課程文理學士(社會數據科學)等。中大也推出首個人工智能工程學士學位,以及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學士學位。

這些課程一看就知道是職業導向、順應潮流而生,甚麼AI、Fintech、大數據等時下好流行的buzzwords,現在都可以成為學位專業。香港的大學學位結構不難理解,有一些major學分要修讀,然後有一些electives讓你選讀自己喜歡,major以外的學分,然後就是一些通識學分、中英文之類。至於major的學分,有很多是幾個課程都通用的,以商學院為例,不論你是讀工商管理、神科Gbus、神科計量金融還是會計,少不免都是一起讀同一個經濟學101、數學101、會計101的基礎課程,之後部分major或者重疊。

所以,學位就好像一個藥單,把不同要選修的學分湊出來。所以開一些新學士學位未必如想像中複雜,本身可能有四成的學分是faculty已有的課程,只是因應額外需要,多讀幾個course或跨別人的faculty讀別人的學分就可以了。

這類由市場主導,然後院校配合風氣本來已經有,好像我的本科經濟學,無啦啦又另開一個global甚麼鬼東西,修讀的東西大部分相似,只是用了elective的學分配額讀多幾個商科課程,又是另一個學位牌頭了。

adblk6

我沒有甚麼價值判斷,通常這個時候左翼會跳出來批判「教育商品化」,「破壞博雅教育本質」、「大學淪為職場訓練所」之類。按市場所需的職業學科會面對供求問題,例如傳統神科藥劑2年前傳出畢業生及回流學生過多導致供過於求,藥劑師工會甚至接獲數十宗失業求助個案。這就是市場供求的威力。

現在流行的STEM、AI、Big data等科技元素都不是我專業,我是社會科學人然後誤入歧途從商。這些學位能否配合科技創新,我不知道,但商學院的確有一些怪科是值得研究,例如港大的資產管理和私人銀行課程。盲的都知私人銀行的核心技能係湊客、講關係,這有得讀嗎?

至於資產管理又是另一盲點。商科大部分的知識跟CFA、FRM都專業重疊,甚至很多商科都自言課程編寫跟足CFA,那麼我畢業後讀CFA也行啊,除非你想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