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孩子年齡,利是錢的教法不同】
祝讀者朋友龍年「新春大吉,諸事順利!」
子女會收到不少利是錢,家長除了教導孩子利是錢是一個祝福,代表長輩的關心和愛惜,所以不管銀碼多少也要說多謝。希望令孩子明白不要只希望收到大封(銀碼大)的利是才開心,收到細封的便不開心。
接著,在充滿物質誘惑的世代,作為父母應該盡早做好理財教育,避免子女利用利是錢過度消費,成為大花筒。
雖然不同父母有不同方法處理利是錢,但任何時候也應以簡單為原則。按部就班及不要與孩子的表現掛鈎,也不要同時間教過多東西,否則只會令他們混淆,容易造成困擾,以為不讓自己管理利是錢便代表父母不愛,增加親子摩擦。
筆者建議應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階段,處理利是錢的方法如下。
(一)兩歲前,不用講錢。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多提到 「唔好浪費食物,食唔曬唔好叫咁多」,建立「珍惜,不要浪費」這個概念已經足夠了。
(二)5歲,筆者贊成先為年幼的子女儲起,因為這年齡的小朋友未建立對錢的概念,例如他們「鍾意銀仔多過紙幣」。等升上小學便要準備開戶口了,期間要多溝通,讓孩子知道父母先替他們保管。重點:在幼兒階段只需要講利是錢的處理方法,不用解釋金錢的意義。
(三)6歲後,孩子升上小學,透過與朋輩互動、可能會買零食,會開始培育對金錢的概念,屆時父母應連同過去儲起的利是錢,與子女一起溝通,計劃怎樣處理。一般有三個做法:
- 建議在此時為他們開設兒童戶口,可以慢慢教孩子儲蓄的概念。透過逐年儲下的金錢,以及從存摺簿看到的存款銀碼滾儲(利息雖少但還是有),教導小朋友等待的概念。
- 就算有一份玩具好想買,都要習慣等待,慢慢儲錢,明白並非喜愛便立刻要買。當利是錢達到一定金額,可以用來買東西/作投資/其他用途,但說好要先得到父母的同意。
- 利用部分利是錢助人,學習分享。
重點:培養孩子等待的概念,了解金錢的意義,教導分享利己利人,例如賣旗或助養,學習付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