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亞太(1876)上市計劃觸礁後不到一周,母公司百威英博(AB InBev)即公布:以113億美元(約881億港元)出售旗下澳洲卡爾頓聯合啤酒廠(Carlton and United Breweries)予日本朝日集團(Asahi Group)。
彭博報道,原來百威英博與朝日眉來眼去已有好些日子,談判於數月前展開,而朝日正是在百威亞太路演前正式向百威英博提親。如此一來,市場才忽然醒覺,原來Plan B一早存在;以為當主角的其實是配角,甚至只是閒角,同時亦解釋了百威亞太為甚麼連基礎投資者也毋須安排;如此深謀遠慮,不知會否又被維權人士看成是「有殺無賠」的證據呢?
市場意外之餘,也該服膺於百威英博的老謀深算。百威亞太原擬在香港上市集資最多98億美元,上市不成,賣產代替。這樣一單買賣,簡單撇脫,到手的錢,比起在香港上市拿得更多。
難怪賣產消息證實後,百威英博股價急升約半成,錄得5個月內最大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