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4-12-19 04:30:17
日報

未來電影將由演技主導

分享:
電影

觀眾近年對電影演員的演技要求大增,圖為《臨時劫案》中,演員林家棟的電影劇照。

寫了兩篇電影文,只是前題,現在才入正題。

話說歐洲片注重攝影、美指,美國片則精於商業化的劇情。從宏觀地看,攝影、美指是畫面,香港人發明的動作也是畫面,美國人發明的電腦特技也是畫面。畫面的特色,是國際化的、不分語言種族的,因此可以風行全球,不受國界影響。

問題在於,美國人學會了歐洲的攝影、美指,也學會了香港人的動作,其他國家的電影人也不遑多讓,別說是中國人的《流浪地球》,印度人的電腦特技也玩得很不錯,日本人也在大搞動漫IP電影。再者,電腦特技經過了《復仇者聯盟》的大衝擊,觀眾也出現了嚴重的審美疲勞。

那麼,在未來,電影的主流,將會是甚麼畫面呢?

我給出的答案是:演技。

這裏得科普一下:高級生物幾乎必然有直覺,能夠感受到其他生物的心情,喜怒哀樂,善意惡意,如狗這種社會生物,可以直接感應出一群人中,誰人的社會地位最高。人也有這能力,只是因為我們在其他社交能力方面增強了,如語言能力,又如服飾、汽車、手錶等等身外物,因而把這天生的能力也減弱了。

電影院的特質,就是把人關在一個黑暗的空間,令到注意力集中,而且銀幕的巨大,可把演員的細微動作放大很多倍,這是現實生活也比不上的。換句話說,電影是變相的催眠,可喚醒觀眾的「野獸本能」,同理地感受到演員的演出。

adblk7

這在以前,演藝從業員,如導演、演員等,只是模糊的捉摸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寫《演員的自我修養》,主要是針對舞台劇,由於舞台劇本質上是現實世界的縮小版。因此演員在演出時,必須把聲線、動作等等加以放大,反之,電影螢幕是真實的放大版,因此演出時要收歛,兩者是完全不同的表達方式。

日前,我在某場合碰到林家棟,吹了一陣水,我笑對他說:「在今天,演技已成為了特技的一種,該是你們這些演技派發圍的時候了。」

事實上,就我所見,觀眾的懂看演技、對演技的要求,是在這十幾年間的大爆發,在可見的未來,演技將主導了電影產業市場,就像三十年前的電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