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因為騰訊控股(700)這隻股票而又愛又恨,未上過車呻笨,太晚上車呻飲恨。如果要數最值得飲恨騰訊的前股東,只怕非李澤楷先生莫屬。媒體上比較低調的李生出席講座,重提早沽騰訊當年恨,可堪玩味。
李生當年以逾1億美元(約7.8億港元)沽出騰訊20%股權後,已獲10倍回報,哪能料到現在,這手股票約值5,000億元。台面上李生當然謙虛地解釋自己早沽了,台底下做corporate finance就知底蘊。這個持股質地太舉足輕重,李生能在董事局安插親信發揮若干影響力,主導公司方針。
要是不提早把李氏股權易手,是無法成就之後超級倍升的回報,是精心安排和國家級部署,因為指揮股價和公司發揮的是另有高人。
以初創投資者角度去睇,能夠獲得10倍,已經係極不錯的回報了,10倍以外的錢,要給同胞和其他人賺,路是一定要讓的。
「錯沽」騰訊是謙遜,背後原理相信李生是知道的,他現在主攻保險業,是一個厲害和聰明的策略部署。繼盈科保險後,他念念不忘本業,旗下富衛保險積極進軍東南亞,過去幾年平均增長約三成,今年底料進駐地區由9個,增至10個。
保險業被輕視,其實卻是金融業之母,所以「股神」巴菲特也以保險做膽,建立投資王國。
保險本質是分擔生活風險,有一定的剛性需求,配合到強勁的銷售網,就是不停地製造現金流的cash cow。保險產品可以衍生出基金和Pension,當other people’s money夠大,就可以有更多金融玩法,現在消費行為和保險數據更是另類big data,乃兵家必爭之地。近年不少上市的國內保險股,都是看中這條路。
除保險王國外,李生輕視媒體,是因為媒體生態難做,也正在走下坡;而且要靈活求變,做好電子數據化和社群建立,難有恆常穩定business model。
媒體難做是真的,我當然不同意,年輕人多計仔,我手上剛好有數個媒體項目,若能推銷給李生就好了。不過,這在李生的商業王國版圖中只屬小塊,如同雞肋。
傳聞李生飲食清淡,這卻跟我認知有落差。數星期前我在某黃埔火鍋店包房宴請媒體和學者朋友,常客的我跟東主有兩句,但居然包不到最大的房,大房門外卻有保鑣外形的人出入,狀甚古怪。東主三緘其口,大客離開後才暗示幾句。原來我曾經跟城中大有錢人一牆之隔。早知如此,我就單臂打爆牆,衝去對面房毛遂自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