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潮人的我也知道日本男性潮流雜誌《POPEYE》前總編輯木下孝浩轉了工,由做媒體去了迅銷(6288)旗下UNIQLO做行銷。木下孝浩是型男叔叔,由總編去了做品牌的小編,到底會如何幫到品牌呢?有待觀察。UNIQLO社長柳井正對於猛將的加入,非常樂觀,講法很有趣,又很正面:「全球化趨勢使然,『編輯』這個角色絕對會是重要的,希望木下孝浩能夠透過他的專長為品牌帶來嶄新的氣象。」
社長一針見血,完美解釋了UNIQLO為甚麼行得那麼前,走得那麼遠。「編輯」的刻板印象令這個工種被長期低估,而在社交媒體盛行的年代,每一間公司都要有自己的社交網絡團隊。世界趨勢是decentralise,不單止貨幣由blockchain以distributed ledge方式記帳,媒體、公關、marketing等工種也因為social media而被decentralise,被時代拆大台。每一個品牌都會有自己的社交媒體平台,Facebook、IG、Wechat、微博等,一開就有,每間公司都有自己的官方訊息發布渠道,甚至有customer service功能會回覆PM。
每一間公司,現在都是自己的媒體公司,每一個老闆都可以是社交媒體的小編。好像做網購的王維基,是位隱形網民,如果你遇上購物麻煩而他又知道,他是間中會親自處理,有一些網上KOL遇到類似的情況。社交媒體的一字一句,投影你的性格、行為、風度、幽默感,玩網不一定是藝人、KOL或文字工作者的專利,有時商人、權貴都要落地,面對一下群眾。
政治人已經知道這個道理,有乜想講唔一定要開記者會,倒不如喺自己Facebook講。美國總統特朗普的Twitter可以潛在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貿易戰、北韓建交,這完全繞過傳統由新聞專員向公關諮詢,再放風給媒體的既定操作。既然社交網絡可以拉近B2C之間的距離,很多中介人的功能都可省略,與其外判,倒不如由品牌、機構建立自己的內部編輯團隊營運,更有效更直接。
連香港政府也心知肚明,新聞處是應對傳統媒體的舊體制工具,現在個個司長、局長都寫blog,扮講自己心聲實際放風,政府也花了更多資源玩網,天文台長期處於極高engagement,連一開始被網民罵死的警察專頁也愈做愈好。
編輯的能力不一定只限於做小編出個post,他們對網上訊息的觸覺有助品牌定位、建立媒體社群關係,跟網民的互動也可以知道品牌的消費群、關注群是哪類人。如果結合社交網體分析工具,那就如虎添翼。香港市場太細,媒體轉行不是去了做公關,就是做了政府。私人機構愈來愈需要編輯人才,只是市場未夠成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