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八十多年歷史的法定古蹟,曾為國際知名的電影《江湖客》及本地電視劇《京華春夢》等拍攝場地的景賢里,在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經歷兩次流標後,終正式有團體中標,將交由天大研究院聯同國際普洱茶協會和中醫藥全球促進會,活化為「養生殿」,以加深社會對普洱茶、中醫藥及藥材的認識。筆者上星期在電台節目訪問了景賢里養生館項目統籌吳文華,她對能參與活化這別具意義的歷史建築深感榮幸,而項目將著重年輕人參與,冀能將中國傳統文化、健康養生觀念,傳承至下一代。
養生、普洱茶、中醫藥,對年輕人來說,或有距離感。但事實上、養生的觀念應從小開始培養,年輕人若能掌握,將可一生受用。故此,為吸引年輕人的接觸,景賢里項目部分展覽將融合VR、AR等新科技,讓參觀者有如置身茶園,親身「觸摸」茶葉,從而更認識茶葉的種植方法、養生價值、各類中草藥的應用等,繼而培養相關方面的興趣。「養生殿」日後亦會每星期安排三日,提供專為學生的特別導賞團,除了遊覽外,還設分享時間,讓學生與老師交流處世之道、紓減壓力之法,以維繫心身的健康。景賢里的車庫部分,會改造為新心靈體驗館,供年輕人做瑜伽及打坐,紓解壓力。
至於修復的過程中,項目亦重視年輕人的參與,景賢里這幢歷史大宅既具有豐富而細緻的中式建築特色,又在結構、用料和設計上糅合了西方建築風格,是一個難得的教材,故會透過各大專院校、政府和專業團體邀請學生和青年人士參與修復工作,跟隨專家認識文物修復技巧和中西建築獨特之處,並令這些技術得以傳承。
「養生殿」啟用後,除會禮聘中華廚藝學院的退休廚師,主理結合特色中草藥元素的養生私伙房菜外,並會為職訓局安排厨藝、酒店管理畢業生提供在職訓練,以及舉辦提升飲食創作的比赛和示範,令青年人有更強的根基,發展所長。
坊間或有疑問,為何「養生殿」在5年後,即2017年才能正式啟用,這證反映活化一個歷史建築困難之處,猶如過五關斬六將。申請改建程序,包括安排建築師進場進行前期的堪探工程,再交各相關部間審批,估計需時兩年。再加上景賢里過往的用途只是住宅,並且興建於斜坡之上,地基未必能承擔到日後飆升的人流,故預計要再花一年多時間進行地基鞏固工程。之後還要進行園林設計、加建洗手間、電梯等無障礙設施等。由前期工作至正式落成啟用,每個程序相當繁複及嚴謹,無可避免要花上5年時間,但日後能確保提供安全、舒泰的環境給公眾參觀,這些時間絕對值得花的。
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山頂主要是外籍人士聚居的地區,因此景賢里坐落的位置象徵當時華商階層的崛起,有著特別的歷史意義,再加上糅合中西方建築特色,景賢里有條件成為文化遺產,冀透過今次活化項目,能令這珍貴建築得以保存之餘,同時能將中國文化傳承下去,同時保留香港歷史特色。